媒体调查发现,如今北京街头主动为困难人群提供免费爱心餐的店铺越来越多。雪中送炭的小小善举,培厚着城市的人文温度。
城市人潮涌动,难免有人暂时陷于困难需要帮助,但“求人如吞三尺剑”,很多人不好意思开口。“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请你小声告诉我,我能解决你一顿温饱……”“吃完直接走就成,都是朋友,不用客气了您呐!”商家的“默契”保护,有着让人免于尴尬的周到考虑,让好意充满尊重,更易被接受。一份饭菜,一碗汤面,看似微不足道,但随着类似爱心餐推广到更多门店中,温暖的力量也在城市里不断生长。
城市从来都不是钢筋水泥的冰冷堆砌,而理应是人们的寓心之所。近年来,北京持续在人文关怀上发力,暖心之举频出。有的街区设立爱心驿站,免费提供雨伞、药品、打气筒等便利服务;有的开放社区餐厅,方便外卖小哥吃到便宜可口的热乎饭菜;有的商圈店面提供休憩、热水、如厕等便利,让行人少一些“举目四望、不知所措”的尴尬……“接地气”的细节,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善意与心意。为辛勤奔波、忙于奋斗的人提供一方打拼的舞台,同时给予足够的关怀,都是在夯实他们的城市归属感,构筑“家的感觉”。
事实说明,善于换位思考,积极向前一步,主动穿针引线,盘活社会资源,就能解决掉不少人的“急难愁盼”。爱心餐等善举提供了一个示范,我们也欢迎更多有余力的主体参与进来。爱心感召爱心,善意回馈善意,暖意层层扩散,城市和谐宜居的底色也会更加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