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北京生态环境改善,公园河湖的鸟儿多了起来,给鸟儿拍照的发烧友也越来越多。据新京报报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沉水廊道,因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观鸟者和摄影爱好者带上“长枪短炮”蹲守拍照。部分摄影爱好者为了拍下精彩瞬间,在自然水系中搭建假花、假树枝造景诱拍鸟类,甚至有人搬来鱼缸投放小金鱼,吸引捕食鱼类的翠鸟停留。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拍鸟者架着机器拍摄翠鸟。图据报道
据报道,拍鸟者几乎每天上午都去奥森公园观鸟点蹲守。有的拍鸟者解释称,不带东西来,翠鸟冬天就没有东西吃了。不可否认,多数拍鸟者有爱鸟之心,并非不关心鸟儿的生存;但为了拍出满意大片,诱拍等其做法又很难说是爱鸟。翠鸟等有自己的迁徙通道,投喂行为会导致它们长期停留在北京,改变正常的生命活动;鸟类获取天然食物的来源很丰富,根本不存在“不投喂就饿死”。诱拍者拍完拍拍屁股走了,鸟儿若习惯等着被投喂,可能丧失野外生存能力;拍照的道具如大头钉之类,一旦被鸟儿误食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以爱鸟之名行害鸟之事,到底是对鸟儿的钟情,还是对出片的钟情?只要用心,不用诱拍,一样可以拍出精美大片;又是摆鱼缸,又是插假花,拍下的照片再好诱拍都烙上了“不文明”的水印。
诱拍鸟类,不仅有违公德,还涉嫌违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制止追逐、惊扰、随意投食、引诱拍摄、制造高分贝噪声、闪烁射灯等干扰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行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曾明确禁止对鸟类有致伤风险的“钓鱼式诱拍”以及有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迁徙规律、居留习性和集群特征的投食行为;《中国野生鸟类摄影行为规范倡议》也提出,鸟类的利益高于摄影。作为拍鸟爱好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规定。之所以将相关条例当作耳旁风,无非是这些规定没有足够的约束力。
近年来,各地频频出现钓鱼式诱拍。有人用矿泉水瓶和石头扔鸟、拿透明线和大头针串上食物诱拍;有人用牛蛙、生牛肉甚至死耗子挂在树梢诱拍;甚至有人利用声音引诱、绑架雏鸟……无视鸟儿生命健康、不顾自然规律,对这些“长枪短炮”的管理该上上强度。法律法规也需进一步细化,为诱拍行为划红线,公园等相关责任单位也得提升制止诱拍的频率,不给拍鸟者“害鸟”的机会。
观鸟拍鸟的前提,从来都是爱与尊重。野生动物摄影师克服各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展现野生动物的真实生存状态,甚至推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这是爱;普通人静静远观鸟儿活动,不打扰、不破坏,这也是爱。如果爱鸟,就别用诱拍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