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费就让你回不了中国”“到了免税店让你上不了车”……近日,网上流传一段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被强制购物的视频。画面中,导游不仅态度嚣张威胁游客,还手指拍摄者要求“把视频给我删了”。这丑陋的一幕,似曾相识。且因为发生在异国他乡,尤其令人揪心。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高度重视此事,并于10月14日发布通报:据泰方核实,该导游持中国护照,在泰无导游资质,企图逼迫游客购物并通过游客消费获取提成。目前,泰国警方已逮捕涉事导游,对涉事旅行社调查追责,其中两名负责人也因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被捕。
无论在哪个国家,强制游客消费都违背了导游的职业操守。异国他乡,以“不许回国”威胁同胞,更撕裂了彼此间最基本的信任纽带。出境旅行期间,游客身处陌生的环境、存在语言上的隔阂,如能获得来自同胞的贴心指引、听到再熟悉不过的乡音,无疑是令人温暖的慰藉。反观这位在泰国并无导游资质的人,只是为了自己能多拿点回扣,就利用这份天然的信任感,对同胞说出了令人愤慨的狠话。导游是为游客提供食、宿、行等生活指引的服务者,没有强迫游客购物的权力,更没有让没购物的游客回不了国的能力。
利欲熏心到背刺同胞情谊,是出境旅游乱象中最不该纵容的恶行。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对事件的高度重视、向泰旅游警察局及旅游局核实情况,是对海外同胞生命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负责。泰方逮捕涉事导游、追责涉事旅行社,是对旅游行业强制购物及非法从事导游行为的有力整顿。从中方通报到泰方处罚,无不彰显对跨越国界侵害游客权益行为的坚决惩处,也是对“借同胞信任谋不义之财”恶劣行径的严厉震慑。
出境旅游,自然想少花点钱,可这正是一些中国游客在国外被坑的直接原因:看似还没出发就捡了个大便宜,却一落地就落入了购物陷阱。该案涉事导游被曝通过低价旅行团吸引游客,长期在泰国非法执业,2018年就曾因辱骂游客、强迫购买乳胶枕被泰国警方逮捕过。不法分子虽然没有得逞、最终被捕,但诸如此类的案件提醒即将走出国门的游客,要报就报正规旅行社,尤其不能报那些严重低于市场价的旅行团。防患于未然,未落于虎口,总比遭到威胁、遭受侵害后再去求助当地警方或大使馆更明智。如果早些知晓泰国不允许外国公民在泰从事导游的法律规定,对比过正规旅行社泰国旅游的报价,相信报该团的游客就会少很多。
坑蒙拐骗,绝非同胞在海外的相处之道;同胞援手,才是异乡前行的温暖依靠。中国人最讲人情道义,必须以法治利剑斩断伸向同胞的黑手,守护好大多数人骨子里那份“同胞互助、守望相助”的基因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