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警“随手拍”3.0版本就要上线了。据了解,本次版本升级将增加“本地上传”投诉等功能,市民可上传手机本地,以及行车记录仪拍摄下的违法行为。
自2020年8月上线以来,北京交警“随手拍”累计用户已达669万,日均接收投诉7500起,成为全民参与的“交通监督神器”。于市民而言,出行路上遇到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随手掏出手机拍摄上传已成习惯。对交管部门来说,面对全市庞大的机动车体量,监管触角毕竟难以延伸至每一处角落,将千千万万双“行走的眼睛”转化为城市“流动哨兵”,大大提高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现概率、处置效率。在此过程中,有关方面不断简化操作程序、升级各项功能,让“随手拍”更加便捷高效,也是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共治。
“随手拍”的意义,还不止于监督违法行为。毕竟,不少交通违法行为背后还涉及道路设计缺陷、停车资源不足等深层次问题,简单“一罚了之”并不治本。而经过整合分析,海量的投诉数据,很可能打捞到好的破题思路。此前,北京交管部门就系统梳理出反映集中的500余个存在交通秩序问题的点位,并主动开展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关问题得到有效改观。可以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美好城市的深切呼唤;每一次系统整治,都是对集体期待的暖心回应,这样的良性循环,正是“随手拍”更深层的价值所在。
城市治理,从来不是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随手拍”所体现的共治理念,早已深入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方方面面。12345自上线以来不断升级,通过分析热线数据的年度变化、高频问题及首发诉求,及时发现城市运行中的各项挑战;“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志愿力量穿梭大街小巷,用接地气的服务打通城市保障工作的 “最后一米”;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日益成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公共治理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当无数微小的共治力量被激活、被汇聚,我们的城市才能变得更加有序、更加宜居。
“城市是我家,治理靠大家”,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体现着每位市民的责任与担当。共建共治共享,将托举起城市美好的明天。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