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提升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分类的参与度,2024年,迎风街道采取抓责任落实、抓检查模式、抓队伍建设、抓宣传深度、抓体系建设等措施,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抓责任落实

结合迎风街道实际,按照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实施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对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在常态化工作中突出亮点,提升工作效率。

抓检查模式

利用领导包社区的制度,进行包片带队检查;利用党建网格包楼机制,开展包楼科长检查;成立专项检查组,对薄弱名单等重点单位、重点人进行约谈、精准检查;小巷管家巡查,做好社区微治理宣传+检查相结合;结合市、区、燕山检查情况,实行检查督促整改三步法;加大执法处罚,形成震慑氛围。

抓队伍建设

街道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培训,各社区专干、小巷管家等志愿者通过培训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方向,理清工作思路,统一工作标准。

抓宣传深度

以社区为重点,坚持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的宣传工作模式,线上集中推送“垃圾分类分小”活动信息 129条,累计阅读量26937人次。利用杏花东里“绿色小屋”、迎风六里“小巷+”宣教基地,在“垃圾分类四周年宣传活动周”期间,开展快闪秀、达人说等各式宣传活动累计20余场次。

抓体系建设

持续推动可回收物体系化建设,辖区内17个小区均设有具备可回收物交投功能的垃圾分类驿站,并增设三处可回收物交投点,方便辖区内居民日常开展可回收物交投,推动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2024年全力推动迎风四里、迎风五里、杏花东里、杏花西里创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下一步,迎风街道将以垃圾分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切入点,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打造以六里小巷垃圾分类体验馆、杏垃圾分类环保驿站为依托的垃圾分类品牌,推动制作手办土壤、兑换改良土壤和绿植、物物交换等活动,扩大垃圾分类实践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