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城市管理委组织全区近百名垃圾分类赋能讲师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绿色”沙龙活动,通过经验分享、主题培训、专题讨论等形式,共同探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点、难点与解决之道,助力赋能讲师将低碳环保绿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朝阳群众”。

共学共享“升级”专业技能

“沙龙”共享环节由2025年北京市垃圾分类达人魏敬、来广营地区讲师刘通和南磨房地区讲师刘钊向大家介绍了日常培训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与大家分享了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等多样化的主题内容。

随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老师结合最新的低碳环保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理念与典型做法,并带领讲师们共同学习了市区两级重要文件精神,全面了解垃圾分类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和面临的难点问题,对下一步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做好培训宣讲指明了方向。

共商共议破解分类“难题”

在交流讨论环节,赋能讲师们围绕居民普遍关注的“桶站管理、桶前值守、宣传动员、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大家或是分享引导居民、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小妙招”,或是讨论在社区带动更多志愿者参与桶前值守的“好点子”……讲师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结合讨论热点,朝阳区城市管理委从政策等层面给予专业指导,结合目前市区优秀做法为大家拓展思路,“排忧解难”;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老师也积极给出解决思路,强调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居民参与感,激发各类人群的主动性。

此次沙龙活动为全区垃圾分类赋能讲师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培训技能。下一步,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赋能讲师队伍建设,打造讲师“品牌”,以创新实践不断助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为“五宜”朝阳建设贡献力量。(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