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垃圾桶站无人值守、大件垃圾乱投、清运不及时等居民关切的“家门口难题”,9月16日,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以“问题导向”破题,通过实地调研薄弱小区、召开专题调度会、划拨专项物资等组合拳,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提质行动,其中“一小区一方案”精准治理机制成为破解薄弱小区治理瓶颈的核心抓手,切实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当日上午,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工委书记韩军、办事处主任孙博洋带队,深入联合院小区、汽车南院小区等垃圾分类薄弱区域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团队重点查看了小区垃圾投放桶站运维状态、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规范度及大件垃圾清运情况,街道城管办副主任李洋现场汇报了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细节、现存堵点及阶段性整改进展,为后续精准施策收集一手数据。

调研结束后,孙博洋主持召开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专题调度会。会议首先通报了街道2025年1-7月垃圾分类考核结果及8月专项检查情况,明确了考核排名靠后、问题反复出现的薄弱小区名单。随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及南风社区、南沙滩社区等7个重点社区书记依次发言,详细汇报辖区内薄弱小区的具体治理难点——包括部分小区物业值守力量不足形成的“管理真空”、高峰期垃圾清运不及时导致的站区脏乱、居民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等问题。针对各单位提出的痛点,孙博洋逐项进行调度部署,明确了每项问题的整改时限、责任主体及验收标准,尤其要求相关部门针对“管理真空”“清运滞后”等高频问题制定应急预案,避免问题反弹。

“垃圾分类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关系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民生事,必须提站位、抓细节、求实效。”韩军在会上强调,街道层面将从三方面发力推进工作:一是对照市级、区级考核标准全面梳理工作短板,逐项查漏补缺,确保基础工作不丢分;二是推动问题“前置处理”,重点补齐物业值守力量短板,同时完善志愿者动员与培训机制,通过“物业+志愿者”联动筑牢分类防线;三是深化“一小区一方案”治理模式,针对不同小区的规模、居民结构、物业能力制定差异化方案,真正实现从“盲目施策”到“有的放矢”、从“被动整改”到“有效治理”的转变。

据悉,目前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已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薄弱小区治理提质行动。街道不仅申请专项资金为辖区420组垃圾投放桶站配发值守物资,还将持续加大日常巡查与月度考核力度,通过“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的工作机制推动“一小区一方案”落地见效,切实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与居民满意度,让“绿色分类”成为居民生活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