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青少年工作的新发展,是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是青少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新课堂。我校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育人方式,历经十多年的实践,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创新服务方式,从服务中学习,培育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显著提升学生品德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连续7年荣获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奖学金一等奖,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示范站,首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大批荣誉。多名师生荣获北京市五星志愿者、北京冬奥会优秀志愿者、“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项目最美云上逆行人等大批荣誉。多次登上新华网、北京电视台、学习强国、北京市时间等媒体。
一、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1、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专项经费支持
2、通过志愿者协会和社团组织志愿活动
3、营造浓厚志愿文化氛围
二、依托志愿北京平台,深入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1、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
2、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
3、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4、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5、将志愿服务作为入团教育和团员日常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八大类品牌志愿服务
以志愿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大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志愿服务八大类品牌:
1.绿色环保类志愿服务项目
2.赛会参与类志愿服务项目
3.社区活动类志愿服务项目
4.家校互动类志愿服务项目
5.支教助学类志愿服务项目
6.经典国学类志愿服务项目
7.健康知识类志愿服务项目
8.应急支援类志愿服务项目
并不断新增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创新形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长效开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四、近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举例
1.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
作为朝阳区唯一中学志愿服务团队,主要开展人员引导、信息咨询、语言服务等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奥运知识,为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提供高效、顺畅的城市服务。登上学习强国、北京时间、《首都建设报》等媒体。
2.“传承雷锋精神 绽放时代光芒”学雷锋月主题教育活动。
(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建生做主题宣讲
(2)全国劳动模范张鹊鸣为队员做志愿服务微培训
(3)团委书记王颖介绍我校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6年探索实践总结
北京市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活动和采访我校师生。
3.“走进绿色工厂 感受环保低碳”青少年“绿色工厂”开放日实践活动。
我校志愿者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第一次面向青少年开放“绿色工厂”的公益活动,希望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让同学们了解绿色生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环球网等媒体支持和转播。
通过各种志愿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志愿服务知识、技能并运用,提高成员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使命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与人沟通、动手实践、总结反思和自我管控等关键能力,特别是在项目设计,团队协作、社会参与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校各项工作发生深刻变化,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优质品牌声誉。作为新一代青年,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以切身行动唤起更多人,影响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把服务、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