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持续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高米店街道充分发挥辖区优势资源,结合区域特色,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围绕“思想引领‘兴未来’ 志愿服务促提升”品牌项目,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打通校舍壁垒,带动更多家长积极参与社区“微治理”,促进社区人文素养和环境大提升。
1.以思想促行动,激发未成年人赋能成长新活力。小米粒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思想促行动,激发辖区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工作,发挥青少年志愿服务的积极带动作用。不断以青少年视角拓宽“米宝微公益”理念,实施普法润童心“创零”项目,组织线上“米宝法律进行时”和线下“童学法体验”“法律进校园”等活动40余次,近2500人参加。以“趣味家长亲子课堂”为主线,激发未成年人潜在原动力和家庭引导力,开展活动16次,近400人参加;组织小志愿者前往“包街”道路开展环境清扫志愿服务,持续发挥协同带动示范作用。
2.强化宣传推介,激发未成年人“时刻榜样”引导力。以“米粒时刻榜样”、“米宝随手公益”、“米宝公益说”作为精品创刊20期。开设“高米店耘米播报”,利用“米粒微视角、精彩聚焦、耘米课堂、益兑换、米心愿线上专栏”将学校、家庭、小米粒项目有效联动起来,坚持在社区开展“时刻榜样”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发放阅读卡180余张,兑换米粒劵200余张,可兑换文化及科普等课程。通过公众号开展科学家精神系列宣传,号召青少年学习科学家先进事迹。充分发挥高米店街道小米粒微笑园科普实践基地作用,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基地共开展科普活动30余次,青少年的榜样力量获得极大提升。
3.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未年人综合文化素养。结合中秋推出《中秋说月》、《中秋绘月》作品征集,在公众号上进行展示。开展原创书法作品讲座。通过公众号推出中国古代科技“秘籍”十二期系列宣介和《四大发明》系列介绍,向未成年人有效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开展了“携手小郁米 礼仪与运动”活动,志愿者进行了礼仪等方面的培训,邀请非遗“白猿通背拳”传承人张斌现场讲解通背拳历史并亲自教授。组织制作手工竹编画、掐丝珐琅等公益品,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等场馆,有效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
4.坚持服务创新,孵化“小郁米”志愿品牌。街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郁花园三里组建了“小米粒”子品牌—“小郁米”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号召“小郁米”及社区成年人“优郁米”志愿团队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大家通过参与捡拾垃圾、绿植补种、装饰楼门等活动,累计志愿时长,开展楼道堆物乐换活动等4次,约600余人参与。居民在精神文明风貌上有明显的提升,自我治理意识由“让我做”升华成“我要做”。自决维护社区环境的意识提高了,社区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和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同时推出《小郁米主播说》短视频栏目,以未成年人视角讲述民生故事,争做时代好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体现。
5.形成家校社联动,志愿服务推进社会治理。社区党组织积极倡导文明家风建设,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树立青少年主人翁意识。同时,社区居委会与小志愿者就读学校加强沟通,对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双重表彰,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促进其全面发展。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社区共建凝幸福”榜样小郁米创最美社区活动,通过“小郁米”讲述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志愿服务的益处,形成了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新模式,新的社区治理模式被高度认可。
高米店街道将继续深入挖掘“小郁米”潜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下,做优做强志愿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区环境达到“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