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在首都干部群众和与会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更高水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再一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对立足首都、面向世界创作更多时代文艺精品以及推动文化交流充满信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在美术方面,北京拥有极为丰厚的传统资源,为我们从事美术创作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学术支持。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深入生活,以丹青画卷描绘首都社会建设发展的崭新气象,在艺术表达上彰显中国气派,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

“习近平主席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让北京市文物系统工作者深受鼓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表示,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北京文物系统将深入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突出价值挖掘、突出系统保护、突出活化利用、突出公众参与、突出交流互鉴,继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助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奋力开创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要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我深刻感到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表示,“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积极发挥国家文化平台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线上线下‘双演’模式,同时继续搭建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等规范性、深层次、常态化的多边交流平台,积极擘画行业发展蓝图。”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我从事考古工作41年,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过去20年来,我们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科学实证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近年来,中国还赴外开展联合考古,足迹遍布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将继续做好文物的研究阐释与传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习近平主席贺信中的这句话让首都博物馆保护部副主任傅萌印象深刻,她表示:“作为北京市文物工作者,我们要做好历史文脉的活态传承,加强文物研究,解读阐释好文物所凝结的祖先智慧,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这些研究成果与今天的生活相结合,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中华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

正如贺信中所说,“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承载多样地域文化的会馆正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表示,近年来,东城区大力传承会馆文脉,进一步推进会馆活化利用,“会馆有戏”不仅展现了会馆文化魅力与人文底蕴,让老会馆焕发了新生机,而且推动文化更好地浸润城市,丰盈百姓的精神世界。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靳真表示,在贺信精神的指引下,西城将以中轴线保护推动老城整体保护,推动大运河遗产传承保护发展,在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非遗保护传承、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方面不断让历史文化金名片越发闪亮,展现文化自信与人文气象。

“我们将牢记嘱托,勇担时代赋予电影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创新的光影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令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银幕上熠熠生辉。以科技为纽带,以交流为桥梁,推动中国电影更好‘走出去’,让电影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一抹亮色。”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说,作为一名电影人,将团结凝聚广大电影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创作水平,用真诚的心和更多好作品,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电影的力量。(本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