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宣讲、桶边值守……近日,昌平区东小口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行,文明实践学雷锋”主题活动。
知识宣讲 入脑入心
“同学们,我们平时喝完的饮料瓶进行分类投放,就能重新变成塑料颗粒,制成新的塑料制品。”活动以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知识课拉开序幕。垃圾分类普法员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多个维度,系统讲解垃圾分类标准、投放流程及校园教育对家庭、社会的辐射作用。通过图文展示和互动问答,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后续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桶边值守 见行见效
课后,身着绿色马甲的青少年志愿者迅速“上岗”,前往社区垃圾分类站点开展“知识宣讲+桶站值守+捡拾垃圾”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他们耐心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向居民科普“厨余垃圾可以不破袋投放至厨余垃圾桶”等知识,面对分类错误的情况,小志愿者主动协助居民二次分拣,赢得居民点赞。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雷锋精神 常传常新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表示:“志愿服务不仅是行动,更是传递责任。通过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这才是雷锋精神的现代意义。”
“绿马甲”们不仅是环保行动的见证者,更串联起家校社共治的温暖力量。东小口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垃圾分类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让雷锋精神扎根于每一个角落,为构建绿色、和谐、美丽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让文明之花常开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