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台乘客突然晕厥、公交站老人血压飙升、路口骑车人被撞倒……突发状况出现时,遍布城市各处的公共文明引导员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为需要帮助的市民筑起安全屏障。

1► 扶一把!

3月19日傍晚,西城区厂桥路口,一名老人为躲避疾驰车辆摔倒在地。公共文明引导员王苗玲立即上前搀扶,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守护救援人员抵达。

3月24日早高峰,地铁6号线杨庄站,一名女乘客下车后突然瘫软,身体向屏蔽门方向倾倒。石景山区公共文明引导员珺赶紧上前揽住其腰部,队友王彦红同步抵住车门防止夹碰,随后两人合力将乘客转移至安全区域。

2► 冲上前!

3月20日上午,人民大学公交站,六旬老人血压飙升瘫坐在地。海淀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杨晓丽、姜夙辉借来折叠椅,在其身旁守护,直至急救车抵达,与执勤民警一起送上救护车。

3► 到底!

同日下午,大兴区东大街公交站,一名乘客突然晕倒。公共文明引导员高明翠果断掐人中急救,其他队员疏散围观群众保持空气畅通。持续施救15分钟后,乘客恢复意识。

4► 解危难!‌

3月20日早高峰,‌密云区沙河早市附近‌,骑车老人与轿车发生碰撞倒地。公共文明引导员王春娥检查伤势后扶起老人,同时指导轿车司机设置警示牌、开启双闪。凭借冷静处置,事故现场快速恢复秩序,双方最终和解。

从抵住车门的瞬间反应,到半守护的持续坚守;从掐人中的急救手法,到疏导车流的应急意识——这些被市民称为“神操作”的动作,是千锤百炼的专业素养。他们让突发事件少了慌乱,多了温度。当市民们说“看到‘柠檬黄’就安心”时,这便是对这群人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