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匮乏、社交圈子狭窄、数字技能不足,直接影响到居家养老的幸福感。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慧龄空间”项目,通过开展游戏互动、非遗体验、数字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目前,10家“慧龄空间”已在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落地。
“三、二、一,开始!” 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的“慧龄空间”,一场知识竞答游戏调动起了老人们的积极性。只见老人们交头接耳小声讨论,不时还站起身来抢答。伴随着老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闷在家里的孤独感一扫而光。
在海淀区今日家园社区“慧龄空间”的微信课上,社工手把手地教老人使用微信,帮助老人与家人随时随地联络。“真好,又学会一招!”在社工的指导下,74岁的李阿姨学会了用微信发送位置,让老人颇有成就感。“这里真不错,教老人学手机、学反诈,还能带着大家做活动,每天的生活有乐趣多了!”李阿姨说道。
据了解,“慧龄空间”项目是由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丰台区仁馨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合作建设,旨在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整合优质为老服务资源,让居家养老生活更有质量。今年3月以来,10家“慧龄空间”先后在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落地,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已累计服务社区老年人2000余人次。
游戏互动、非遗体验、阅读分享、普法宣传、数字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从“慧龄空间”学到了新知识,结识了新朋友,居家养老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慧龄空间”有效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生活品质的需求。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帮助老人打破隔阂、融入邻里,从‘被服务者’变成‘社区生活的参与者’。”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郑洁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开展“慧龄空间”项目,并培育一批“银龄导师”,让更多社区老年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