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人见1面不如和1人见10面!”“走出来、说出来、放下来。”“现在仍是普婚社会。”

又是一年七夕,你脱单了吗?

在北京海淀,有支110余人的鹊桥志愿者队伍,是2023年5月20日成立的,由海淀区总工会联合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妇联、共青团区委共同打造。如今这支队伍已经覆盖了全区29个街镇及诸多驻区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撮合了4000多对青年牵手,更有100多对新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鹊桥志愿者代表集体亮相

见到鹊桥志愿者树林,是在上周末举行的“海淀有缘 缘在七夕”单身职工交友联谊会上。彼时树林正被人拉住,请他给一位“90后”女孩介绍男朋友。对,树林是位男士,本职工作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

“大概十多年前吧,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吃饭,说起各自科室里、亲友里的大龄青年,忽然觉得能‘凑对儿’,就开始给他们牵线搭桥。”说起“入行”经历,有些偶然,可后来的经历,却更多是热心,在“红娘”的路上越走越远:2023年5月20日,加入鹊桥志愿者队伍,2023年七夕前,成立树林工作室,今年5月,又牵头成为田村路街道“田田红娘工作室”主理人……

这些年介绍成功了多少对,已经数不清了!从本科室本院的,到周边亲友家的,再到亲友的亲友家的……圈子越来越大。翻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搜索“领证报喜”的关键词,仅今年结婚的就有10多对了。

助力青年脱单有哪些建议?他说,和10人见1面不如和1人见10面!“一见钟情”可以说是太理想的状态了,而每多一次见面,就多一次机会,让“吸引”从偶然变成必然。

年轻人参与“海淀有缘 缘在七夕”活动

“给双方介绍后,我还会催见面,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树林给记者举例,他介绍的一对青年,都是在科研单位工作,两个人的单位就隔了一条马路。男生一直没有约女士见面,原来他当时正在带一个项目,经常忙到夜里两三点钟。“我就鼓励女生去找男生‘蹭午饭’,前后蹭了6顿饭,男生带的项目终于结束了,两个人的交往也渐入佳境,并于2023年步入婚姻的殿堂。”树林说,婚礼上新人特别感谢他的催见面,说“还好没有放弃”!

“16年前,我第一次站在联谊活动的现场,看着满场的年轻人,信心满满,觉得把他们聚在一起,缘分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海淀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活动部部长陈立红也是一位鹊桥志愿者,她告诉记者,16年间她参与组织了150多场联谊活动,50多对男女步入了婚姻殿堂,有成就感,也有遗憾,“姻缘这件事,远不止‘撮合’那么简单。”

在海淀鹊桥志愿者服务过程中,陈立红发现,这支队伍更加善于“精准服务”“熟人牵线”。今年4月海淀区妇联也成立了“海淀红娘”志愿服务队,不仅更织密了鹊桥志愿者服务的网络,也让他们转变了以往发力大型联谊活动的惯例,更加注重“一对一”牵线,从“广撒网”到“精匹配”。

参与“海淀有缘 缘在七夕”活动的年轻人

陪伴年轻人走了16年相亲路,陈立红给青年人送上三个“锦囊妙计”:走出来、说出来、放下来。

“走出来,是指要积极参与联谊活动、兴趣社团,多参与,缘分可能就在下一场活动里等着你。光走出来还不够,到活动现场不能总是安静地当看客,要积极参与,看到感觉不错的异性,不妨走上前打个招呼!”陈立红说,“放下来”尤为重要,不妨真诚地给自己打个分,如果给自己打了80分,不妨认真考虑一下那些你认为是70分左右的异性,这不是“将就”,而是用更中肯、更接地气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说,分析中国城市地区的婚姻状况,相较于30年前,结婚年龄持续推迟,40岁以上未婚的比例从1.7%上升到5.1%,但仍为普婚社会。根据国际经验,结婚年龄仍有继续推迟的趋势和空间。“海淀有缘”“鹊桥红娘”等公益性婚恋交友平台的搭建,对形成婚恋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也希望更多这样的平台出现,帮助青年人架起通往幸福的桥梁。

海淀区总工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