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谷穗飘香。9月22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市顺义区主场活动与第36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顺义区专场展演双节同庆,盛大启幕。本次活动融合丰收节“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与艺术节“品四季乡韵,绘百千丰景”双重主题,通过文艺展演、丰收推介、科技展示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顺义区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与乡村振兴新面貌。
活动现场特设的金秋消费季优农市集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流连。市集不仅集中展示了顺义区精心培育的29个“北京优农”品牌目录产品,还特别设立了顺义区对口帮扶与合作地区特色产品展区,汇聚了西藏尼木的藏香、藜麦,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笤帚苗工艺品,科左中旗的咸鸭蛋、黄金小米与五谷杂粮,以及山西沁源的黄精茶、苦参皂等优质农产品。此外,北京昌平区的番茄、黄瓜、苹果、桃等时令生鲜也同台展销。中国邮政设置专门展台,通过物流平台与电商直播拓宽农产品销路。
活动现场还推介了顺义区农产品公共服务(销售)平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开启了顺义农业智慧化、品牌化发展的新篇章。据统计,2025年顺义夏粮种植面积15.68万亩,总产量6.06万吨,实现五年连续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1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5万元,两项数据均位列全市前列。
同时,顺义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院地合作”模式持续深化,北京林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相继落户;现代种业产业建设成绩斐然,顺鑫小店入围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优帝鸽业在全国首创肉鸽种鸽繁育及养殖标准体系;完成了国家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建设,培育绿色高效营养强化的高产优质特色玉米新品种15个;农机智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北斗辅助农机驾驶系统应用620余台(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强,13家农场荣获北京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6家园区成功挂牌“科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