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机构集中开放体验活动已接近尾声。11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600余家养老机构中,星级机构已达456家,占比超过七成。养老机构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目前已实现“一网通查”,接受全社会监督。

丰台区康助护养院。资料图片
今年“敬老月”期间,民政部门首次组织优质养老机构开展开放体验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养老机构参观体验。本次活动旨在打破公众对养老机构“与世隔绝”、环境老旧、服务单一的刻板印象,展示养老机构安全、专业、温馨、舒适的硬件设施和生活氛围。
在开放体验活动中,市民可以穿上模拟设备,体验老年人的身体状态;还可以体验康复理疗设备,试吃老年营养餐;参与养老机构组织的文娱活动,感受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开放体验活动期间,十余家养老机构还推出免费或低偿的短期试住体验活动,邀请老年人“沉浸式体验”,受到广泛欢迎。
截至目前,全市备案运营的养老机构共有622家,星级机构456家,占比73.3%;其中三星级及以上机构119家,占比19.1%。“我们通过组织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不断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能力和水平。”北京市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副主任职嘉男介绍,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对养老机构的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提出了全方位要求。目前,北京已发布实施34项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涵盖养老机构建设、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
至于市民关心的养老机构收费问题,职嘉男介绍,北京养老机构的费用通常由“基础固定费用”和“弹性服务费用”两部分构成,费用主要包含床位费、护理费、膳食费等。其中,护理费是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专业评估后,根据老年人个体需求进行差异定价,一人一价。
为督促养老机构规范收费、合理收费,切实保障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民政部门要求养老机构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接受老年人、家属以及全社会的监督,并通过北京养老服务网实现“一网通查”。市民登录北京养老服务网,点击“机构养老-找机构”,即可查看机构的收费明细、服务内容、星级评级等内容。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