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义区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圆满完成。此次调查历时两年,与2023年发布的名录相比,顺义地区新增24种首次记录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数量增长了41.15%,全区“生态家底”首次被系统、全面地摸清。

鸟群在空中翱翔。顺义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本次调查覆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和城镇等典型生态系统,形成了顺义迄今最完整的物种图谱。调查共记录到368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57种。与2023年发布的名录相比,新增了24种顺义地区首次发现的野生动物——包括18种鸟类、4种兽类和2种爬行动物。

植物方面,调查共记录到710种陆生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09个科、385个属。其中,包含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1种,以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4种。相较2023年发布的名录,植物种类数量增长了41.15%。

野大豆。顺义区园林绿化局供图。

本次调查还首次完成珍稀濒危物种适宜栖息地量化分析,划定植物高保护价值区45.15平方公里、动物高适宜栖息地56.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山区、汉石桥湿地及温榆河、潮白河两岸,明确了未来的重点保护空间。

顺义区园林绿化局表示,下一步将依托调查成果,强化栖息地保护修复与监测网络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让城市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生态根基更加稳固。

山丹。顺义区园林绿化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