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服务,一定要用‘真心’用‘爱心’去践行。”12月5日,在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联合29个街镇举办的“微光聚力志愿同行”——2023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活动中,来自阜外医院志愿团队的负责人赵冬云说道:“这也是我们阜外医院‘海阜健康进社区’志愿团队的服务初心——用心守护居民健康。”

海淀区志愿服务工作惠及方方面面,志愿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均已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同时,29个街镇在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的带领和推动下,发展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

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委员、区民政局副局长于彬彬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志愿服务场景,号召全区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广泛参与进来,主动担当,善作善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身边的凡人善举汇聚起一道道爱的光芒,以志愿的微光点亮每一个角落,为海淀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志愿市集汇聚多项爱心服务

活动当天,现场布置为居民营造出“逛街”的氛围。不少居民被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驻足,围在摊位前了解详情。市集设立了大型陈设处1个,展位20个,由社会组织、为民服务、老字号产品摊位组成,为参加市集的群众提供义诊、家政等志愿服务。

其中,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海淀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的摊位上,志愿者正在为大家分享海淀区在为老服务、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志愿工作;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中关村街道志愿者服务队等各个志愿队伍摊位热心解答民众对志愿工作的疑问;北京农商银行准备了反诈骗的专题小课堂,阜外医院的医生现场做起了义诊,20个摊位的志愿服务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参与其中,反响热烈。

“今年,‘海阜健康进社区’志愿团队进入中关村街道、北下关街道,完成了15个社区、近千人的线下咨询活动,我们回收了700份调查问卷,服务满意度超过95%。”赵冬云介绍:“阜外医院的志愿团队有20余名队员,都是医院的骨干医师,我们在进社区举办志愿服务活动时,精准对接百姓的实际需求,解答他们在健康生活方面的各种疑问。”

让志愿服务工作覆盖全区

“今天,中关村街道的‘爱心公益联盟’带来了手工编织、小修小补,还有医疗健康等服务项目。我们通过‘社区邻里节’‘志愿服务大集’等活动,平均每年开展3000余次活动,受益超过8万人。接下来,我们将在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的指导下,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化和品牌化建设。”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宇玲介绍。

据介绍,海淀区29个街镇在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志愿服务工作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格局。中关村街道以生态环境为抓手,开展花园养护项目,经过四年多的持续治理营造养护,最终将垃圾死角变身为集居民教育、科普、休闲为一体的社区花园——“科春圃子”;曙光街道成立社区医疗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问诊等医疗义诊服务,开设如何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小课堂,满足居民日常医务需求;永定路街道动员辖区青少年,培育孵化青少年志愿队,广泛动员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服务,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万寿路街道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老年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活动,持续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次活动旨在展现海淀志愿活动成果风采,也为志愿服务工作做一个总结。”于彬彬介绍:“海淀区志愿者数量逾115万。近年来,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扶持志愿团队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志愿团队引领志愿者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已推动成立了上万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了‘全民志愿、全区志愿’的良好局面,海淀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基层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接下来,海淀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将继续带领全区各志愿服务机构、团队,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精心打造贴近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多领域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推动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