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东城区精准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坚持首善标准、首创精神,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以群众为参与主体、服务主体、受益主体,开辟服务群众的精准直达路径,针对普遍性的群众心愿,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常态长效服务,对象涵盖各个年龄段、各类群体,辐射全区各街道、社区,真正实现文明实践圆民愿、解民忧、暖民心,逐步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东城样本”。
二、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东城区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
东城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
三、主要做法
一是拓展服务内涵。制定发布《关于东城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三方面11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提供路径。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把学习用品、陪护就医、义务理发等服务,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各街道结合实际,个性化定制本辖区特色为民服务项目,通过一系列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让群众收获了“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二是延伸服务渠道。线下,通过微心愿征集箱、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形式,征集居民的小诉求;线上,将“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与“北京东城”APP新时代文明实践管理平台中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深度融合,构建共建共享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设计“善行记录本”,打造“星光卡”,积极链接各类资源,将群众“急难愁盼”化为惠民“满意答卷”。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建联席会的聚合作用,联动全区262个文明单位、54个文明校园、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立以社区志愿者为主,多方力量为补充的基层群众服务队伍,以“冒热气”的服务激发文明实践内生动力。选取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榜样模范作为“微心愿”形象大使,以榜样力量汇聚文明微光,不断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8旬老人关玲老师在“微光闪耀传文明 聚力实践新征程”活动现场,深情讲述街道社区多方协作,帮助自己达成回母校的微心愿故事
四、工作成效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致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逐步形成共融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一是构建了文明实践新场景。依托全区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用好“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等机制响应反馈作用,通过“征集微心愿—认领微心愿—展示微心愿”环节,深入了解群众生活难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文明实践的知晓率与满意度。
二是满足了群众生活新期待。“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既是东城区打造为民、利民、惠民民生工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接地气、有活力、聚民心的生动实践。三年来,每年线上、线下征集办结“微心愿”千余个,群众满意率100%,让群众既享受了生活的便利,也满足了精神的家园。
三是营造了崇德向善新风尚。发挥辖区文联、艺术团体等专业力量作用,以“微心愿”办理为原型,创作情景剧《微心愿·母校行》等,线上线下进行多渠道传播。发布《点亮“微心愿”,共筑幸福城!他们的“需求清单”我们这样满足》等暖心案例,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风采,让文明之风吹遍东城。
未来,东城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擦亮“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文明实践品牌,用“微力量”汇聚成文明实践“大能量”,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让文明成为城市最亮的“底色”、最美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