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办公厅 报送

委员工作室简介

北京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北京市政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北京市委第五次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而建立的新平台和新载体。

2020年5月,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的意见》。按照文件要求,市政协各组成界别、各部门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完善机制,扎实有序”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委员工作室并展开工作。几个月来,一个个委员工作室就像一座座“连心桥”,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履职之中,延伸到市民当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市政协委员工作室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联系群众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市政协党组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党组书记、主席吉林同志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参加工作室活动。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艺文牵头领导具体工作。各专委会分党组在委员工作室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委员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接受市政协党组织领导的同时,主动接受依托单位或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以实际行动落实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委员工作室每次活动专门设置宣讲环节,向参与群众介绍人民政协制度,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宣传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果。活动中注重加强凝聚共识,多做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室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把握政协特色,创新思路和方法,突出委员工作室的群众性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思路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建立委员工作室不追求要场地、要机构、要经费,而是采取嵌入式等方式,场所不求固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结合需要,追求实际效果,注重机制创新。突出政协由界别组成的特色,在有条件的界别建立独立的委员工作室。对没有条件建立委员工作室的界别,市政协专门建立了中山堂委员工作室,作为各界别开展联系群众活动的公共平台。认真分析委员分布和特长,在委员相对集中的高校、大型居住区、重点区域和商务楼宇建立委员工作室。为有条件、有专业特长的委员,建立委员个人工作室。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立网上委员工作室。截止到目前,按照上述思路确定建立的试点工作室就有共青团和青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九三学社、科协、“三农”领域、 “回天地区”、北京大学、叶青大厦、市政协网上委员工作室等十余个,还有一大批界别、行业、个人等委员工作室在陆续筹建中。

在委员工作室运行中,注重围绕群众开展工作。开展活动注重贴近群众。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把活动办在社区,为社区青年就业和职业发展答疑解惑。经开区委员工作室把活动办在驻区企业中,倾听意见、解读政策。市科协界委员工作室把活动办在科技嘉年华现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回天地区”委员工作室把活动办在社区居民的“家门口”,邀请居民代表实地考察“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成果,与基层百姓座谈交流,共谋地区发展。九三学社委员工作室更是把活动直接搬到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为村民送上增收致富的“定制”专业服务在活动中把群众作为“主角”。营造平等协商的交流氛围,会场不设台上台下,领导、委员、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和群众穿插混坐,委员周围是群众,群众中间有委员,拉近委员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参与交流。有效吸引广大群众参与。

三、注重问题导向,增强联系群众实效性

委员工作室的活动坚持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活动实效性。一是聚焦群众需求,通过调研确定活动主题。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在首次活动前,发放了8000余份调查问卷,调查青年群体关心关注的问题,从中提炼出活动主题。经开区委员工作室在首次活动前走访了2个园区,召开数次座谈会,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向510余家驻区企业了解需求,汇总分析后确定活动主题。九三学社委员工作室和“回天地区”委员工作室在首次活动前通过基层党组织和政府了解百姓需求,确定活动主题。网上委员工作室更是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民法典》,举办系列讲座,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二是围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政协资源优势。工作室在活动中紧扣群众需求,发挥政协资源优势,邀请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学者、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活动。通过权威人士的解答,现场为群众解疑释惑、出谋划策。同时宣传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最终实现求同化异,引导各方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三是注重后续问题跟进,把委员工作室活动办成“连续剧”。对活动中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活动后通过专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对于个别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委会将其列为调研课题,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助推问题解决,努力实现活动成果最大化。

回顾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几个月来的工作,作为新时代委员联系群众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委员工作室不但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委员联系群众更加“有形”、更加“有效”,还实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机衔接,促进了政协在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广泛凝聚了社会共识,发挥了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同频共振的作用,在履职中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截至目前,仅共青团和青联、九三学社、科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回天地区”和中山堂等6个委员工作室的首次活动,就有100余名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300余名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代表参加。市政协网上委员工作室推出的“律师政协委员讲民法典”讲座,已播出的7期观看点击量达1000余万次。委员工作室扎实有效的活动,在社会各界和全国政协系统引起了积极反响。人民政协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媒体分别以“委员工作室开张啦!——来自北京市政协新形势下走好群众路线实践现场的报道”“立足界别特色,架起市民群众‘连心桥’——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陆续成立 打通委员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对北京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进行了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