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台区在推动区域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探索建立“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基层宣传工作中来,发现身边有“温度〃的人,讲述社区有“鲜度”的事,让更多的基层群众成为新时代传播正能量的“网红”,助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文化建设。
2018年7月,丰台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在发展建设中,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专门成立了群众工作部,将服务“社区新闻发声人”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找到有故事、爱发声、会宣传的人。“社区新闻发声人"这一模式将基层舆论引导与群众需求融合,以社区为基本网格,广泛动员每一个爱社区、爱生活、爱表达的热心人成为百姓“金话筒”。在此基础上,特别注重定期培训和“一对一”指导,在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新闻生产和舆论引导。全区350个社区(村)的近1000名社区群众参加培训,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区26个街镇的社区新闻发声人队伍。
讲好“接地气、带露珠”的新闻故事。社区新闻发声人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以自己的视角,发现身边的美好,将镜头对准社区,把话筒交给百姓,讲述百姓的故事。在丰台区宛平城,有一位最年长的“社区新闻发声人〃,就是89岁的郑福来老人。几十年来,老人对历史的坚守、对担当的坚持影响了身边很多人。在“郑福来效应〃的带动下,宛平城内爱唱红歌的“院儿长”张耀、“雷锋车队〃队长王凤进、“北京榜样”刘宝中等“老典型〃纷纷加入了“社区新闻发声人”队伍。
“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既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内外宣传相衔接的主流舆论格局〃的题中之义,又是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源泉,也是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
区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主体。“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实现群众与媒体的融合,使群众成为最广泛的媒体人。这项机制,使得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实践与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凸显了群众自治能力建设的媒体动能。体现出区域融媒体中心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宣传阵地,可以成为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纽带。
“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聚焦“点亮一个人,照亮千百人〃的精准传播效果。通过人人发声、口口相传、群群联动、情理并行、雅俗共赏,可以在短时间生发出强大舆论合力,从而形成“信息传递+关系建构+情感联动+自治自理”的新型基层舆论引导方式。
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动能。近年来,“社区新闻发声人〃队伍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责任与作用也更加彰显,已经由讲好社区故事、引导社区舆论拓展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来。通过“随手拍”微信群、街道微博、便民电话等多种渠道与社区居民互动,随时随地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迅速反映到街道,形成了富有亲和力、内化于心的高效社区治理共同体。
丰台区在充分总结“社区新闻发声人〃机制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将坚持党媒本色,突显群众媒体、社区媒体、公益媒体功能,全力做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工作。通过“区域联动、群众参与及技术赋能〃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打造小而美、微而亲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同时,加快构建全区“一三三”融媒体工作体系,实现区域全覆盖、基层总动员。即一个“区级融媒体串心”、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区、宛平城地区三个“重点区域融媒体分中心"和300个左右“基层新闻采集点气扎根社区、聚焦基层,推进“社区新闻发声人"工作室建设,持续动员基层群众成为社区新闻发声人,人数规模2000人左右,约占丰台区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