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 报送

2023年4月6日,市政协召开会议,启动“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工作。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出席并讲话

2023年5月11日,“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议题监督小组赴海淀区四季青铁塔公园调研

一、案例背景

“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是市政协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新举措,是政协委员参与首都城市共建共治的新平台,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实践。2023年,市政协从市委深改委确定的18个“每月一题”问题中,选取重点群体就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供水保障、集中供热、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运行管护、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公交线路站点优化、养老机构监管、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等10个市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点监督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组建以魏小东主席为组长,张家明、王红副主席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加强对“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建立“日报送、周汇总、月推进”工作机制,召开工作座谈会2次、工作推进会13次,编报工作动态20期。

二是坚持委员主体、多方协同。近400名委员报名参加“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覆盖市政协全部32个界别。按照议题组建10个议题监督小组,以项目式推进实施。采用政协自主调研与应邀参加政府主责部门调研相结合、集体调研与委员个人调研相结合、线下监督与线上议政相结合的方式,共组织各类监督活动101次,1200多人次委员参加。主动向前一步,积极沟通协调,构建政府相关部门主动支持配合、政协各专委会重点服务保障、各议题监督小组项目式推进、各界委员踊跃参与的“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协商监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焦“每月一题”的“一方案三清单”,选取问题高发区域和单位,深入基层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突出协商式监督特色,将协商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探索建立诉求方(市民群众)、解决方(主责部门)、监督方(政协委员)等三方共同参与的问题协商解决机制,推动问题从政策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层面得到根本解决,助力“每月一题”“未诉先办”目标的实现。

三、工作成效

一是建言资政,助力“每月一题”问题破解。19名委员在“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月度例会上作专题发言,向市领导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8篇,提交提案4件。部分建议在主责部门出台的指导意见和政策中得到采纳;部分建议为主责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委员的监督建议为市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创新、加快推进改革,破解疑难复杂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凝聚共识,形成推动“每月一题”问题解决的合力。通过政协搭建的“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协商平台,加深情况了解,加强政策宣传,汇集各方声音,整合多方资源,推进问题合理有效解决,发挥了增进了解、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共同支持改革、参与问题治理的工作合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创新履职,推动工作机制完善发展。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为切入点,创新开展“每月一题”民主监督工作,为市政协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民主监督”品牌模式。政协委员参加“接诉即办”改革专项小组专题调研、“每月一题”工作推进会和月度例会,并发表监督建议,政协民主监督已融入北京市“每月一题”工作机制之中,完善和发展了北京市“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同时,各区政协也跟进开展,有效带动区政协履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