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

2019 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创建“红色门头沟 红色龙泉镇”高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两山”理论,吹响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集结号”。龙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用心”构筑文明实践新体系、“专心”搭建文明实践服务平台、“精心” 策划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匠心”打造文明实践服务品牌,不断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保护母亲河 龙泉在行动”文明实践活动

龙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立“多元共治体”,强化“机制联建、党员联管、设施联用、治安联防、服务联动、文明联创”的“六联共创”机制,发挥“社区社会组织+ 志愿者”的服务模式优势,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设立村居公益微创投“小微”项目30 个,服务基层群众诉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传播新思想。推行开放共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阅读空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学习基地,放置流通读物2000 余册。设立龙泉镇马克思主义读书协会,各理事轮流主持读书会,协会成员由党员、无党派人士、群众共同组成,实行会员服务制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 开展读书交流会,组织新思想传播服务300 余次,吸引各类群体走进学习基地参与实践、传播思想、感受文明新风。

龙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活动

弘扬文明新风尚。深化“创城文明”平台项目,融合地区优质社会组织资源,解决村居管理服务难点,衔接所辖35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在文化艺术、惠民生活、志愿宣讲、医疗健康、绿色环保、文明礼仪、慰老扶幼等7 个领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3500 余场,受众5 万余人,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3 年来,“保护母亲河 龙泉在行动”文明实践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志愿者24000 余人次,开展巡河志愿服务逾3000 次,劝阻垂钓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5000 多起,有效保护了永定河流域的生态文明。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发挥“社区社会组织+ 志愿者”的服务模式优势,成立龙泉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扶持地区35 个村居的80 余支文体、志愿服务队伍,设立村居公益微创投、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小微”项目30 个, 为各社区的社会组织提供统一的项目管理与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实施有人跟、有人管、见成效。近年来“小微”公益微创投项目累计服务3000 余次,5 万余人次受益。

龙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需求导向”,对接村居需求,理出服务清单, 为村民办实事;整合地区服务资源,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建立定期沟通反馈机制,激活地区组织力量,确保各项文明实践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推荐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