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共产党人光辉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格”
人格,是个体性情、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等优良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格”,深刻阐释了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人格力量的彰显及人格力量的价值。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修身立德、坚守精神追求、涵养作风操守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12年11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人格力量与真理力量有机统一、互相成就,真理力量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辉,人格力量靠真理力量铸其魂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多年风雨历程,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掌握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确保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坚定步伐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行。掌握强大的人格力量,为党和人民筚路蓝缕、一路奋斗提供了精神支撑,确保我们党始终能够凝聚党心民心,拥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真理力量,是具体的实际的张扬着生命活力的,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实践中所体现和反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熠熠生辉、焕发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就是因为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作支撑。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立身之道。立身,不仅是指在社会中立足,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立、道德上的坚守和行动上的担当。党员干部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行稳致远,必须做到以信念铸魂、以人格筑基、以实干成事。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信念是灯塔,决定了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奋斗方向。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利益诱惑、困难挑战面前迷失自我。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没有人格的支撑,即使能力再强、成就再高,也难以赢得真正的尊重。实干立身才能成就人生价值,再崇高的信念、再高尚的人格,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自觉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往往在细微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党性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原则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具体选择之中;人格不是虚无的标签,而是展现在待人接物的细节之中。真正的修养,不仅在于大事上的坚定,更在于小事上的自律。小事小节不仅关乎领导干部个人品德操守,更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小节”,但在群众眼里就是事关党的形象的大问题。多积尺寸之功,就要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抓起,砥砺党性、坚守原则、培养人格。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长途中行得正、走得远,真正成为一个有信仰、有底线、有魅力的人。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在《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一文中,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这些关于“人格”的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人格”的概念指向,也为领导干部如何锤炼个人品德指明了方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私德名为“私”实则姓“公”,是共产党人党性品格、价值追求在个人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和人民福祉。锤炼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光辉品格,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光辉品格是“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磁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的生动实践,是共产党人精神底色在年轻一代的延续与升华。年轻干部唯有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修身正己,方能承载起历史的重托,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栋梁之才。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强调,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赢得民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明大德,就是要对党忠诚,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严格秉持共产党人的操守,戒贪止欲、克己奉公,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立德修身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立德、修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员干部只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拥有并强化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以高尚的政德风骨带领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