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房山区琉璃河镇1200余名受灾群众陆续搬入丰台南苑安置点。为做好受灾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在该安置点建立南苑家园临时医院和临时党支部,保障安置点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医务人员分别由区中医医院、良乡医院、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琉璃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副院长毛廷森担任临时医院院长,带领李永甲、陈小超、尹谦旭、刘恋4名医务人员来到南苑家园受灾群众安置点。安置点以老人孩子居多,并且许多老年人都有慢性疾病,医疗保障任务繁重且艰巨。
毛院长向大家介绍了医疗队的工作任务,强调医疗队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临时医院工作环境简陋,设备物资紧缺,但是对受灾群众的医疗保障质量不能下降。对现有的工作场所进行布局,划分出慢病诊室、发热肠道诊室、药房、办公区,既保证就医需要,同时不放松对传染病的管控。
医疗队成员进行分工后,大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李永甲医师和尹谦旭护士为急需来诊的患者诊治,进行测量血压和健康宣教。同时陈小超医生、刘恋护士和其他医疗队队员对安置点的1200多名患者进行摸排,建立人员健康台账,掌握安置点群众的健康状况,对于重点人群,毛院长亲自查看指导,工作到晚上8点多,送走诊室最后一名就医的安置点群众,医疗队员才吃上一口饭。
由于临时医院的筹备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毛院长忙完手头紧要的工作已是深夜12点以后,当听到值班医生说有一位当天去医院就医后返回安置点的一名心衰患者时,毛院长亲自带领值班医生到床旁查看病人,询问病情。巡视完病人后,对值班医生再三叮嘱,要重点关注有特殊疾病和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同时做好传染病相关防控,交代完相关事宜,离开办公室时已经凌晨一点多。
完成摸排工作后,医疗队安排人员开始接诊,为慢性病患者开具药物,同时由一名医生对重点人员巡诊。李永甲医生在巡诊中发现一位癫痫患者,长期口服的“卡马西平”仅够当日用量,临时医院又没有这种药,患者非常担心停药后癫痫发作,经过协调,及时为患者送来了药品。护士刘恋夜班接诊一名发热、喘憋的老年患者,经值班医生评估后需要转医院就诊,他们联系120护送患者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回来时已是凌晨。
考虑到安置点人员数量多、部分群众有涉污水现象等情况,在疾控中心专家指导下,毛院长组织人力对居住环境及医疗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做好传染病防控,组织开展灾后防疫健康教育,为群众提供优质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区卫生健康委的协助下,临时医院还请来了区精保院医务人员到安置点为群众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帮助群众树立积极健康心态。
“安置点的工作是繁杂和艰巨的,但是当看到受灾群众的困难因为我们的努力得到解决时,是作为医疗队员最开心的事,把党旗插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每一名医疗队员的使命和担当。”毛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