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天我们迎来秋天第一个节气,立秋。
立秋虽然到了,但暑气一时难消,“秋老虎”依然存在。此时还处在“三伏天”期间,是仅次于小暑、大暑的第三热节气。因此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时节渐渐向着“秋意渐起”行进,晚风中已带上丝丝凉意。清晨时分枝叶上晶莹的露珠,提示着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这时候,很多地区逐步进入,早晚凉、中午热的阶段,要当心“秋老虎”,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立秋习俗
晒秋
立秋时节,应季果蔬谷物纷纷成熟,农家小院里,晒满了收获的各类农作物,代表了一种丰收的喜悦。
啃秋
《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立秋当天大大地啃上一口瓜果,“啃”去余夏暑气,“啃”掉“秋老虎”,既能解暑,又能防病,亦是丰收喜悦的最好表达。
称水
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贴秋膘
古时,立秋当日悬秤称人,以验夏中之肥瘦,天气渐凉,可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既能滋阴清热,润燥止渴,也可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
也许是某个清晨,也许是一阵风起,几片泛黄的落叶蹁跹飞舞,夏天的故事悄悄完结,秋天的画卷便徐徐展开了。
秋天有它独特的景致,虽然林间还满是夏意。但已开始夹杂着淡淡的红黄色。一个边角,半片叶子,都在传递着秋天的消息。
“立”,就是开始,“秋”,即是禾熟,立秋意味着庄稼开始结果孕籽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愿每一个努力的你都能品尝到生活的甘甜,迎来属于自己的收获季节。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时节虽有冷暖,处处皆有清欢,欢迎您持续关注、分享“二十四节气海报”收集活动。让我们相约每个节气于时节流转中,感受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