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秉持“每一个都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北京教科院的智力支持下,以教育改革实验为动力,不断寻求发展的新突破、攀升教育质量的新高度。在“十四五”时期,我校拟在前期课程+、合作学习、思维培养等教改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深化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部署,通过建构符合教育规律与时代特点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办学品质,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活动背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以“五育融合”的全人发展理念,依托学科,借鉴STEAM等重实践、超学科先进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线性知识组织逻辑,突破学科界限,以项目为单元,因地制宜开发文理兼备、五育融合、校内外协同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五育融合”劳动教育,构建各年级劳动课程。各年级构建了符合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二年级以小种植为主题结合数学学科中的测量、估算;三年级以水为主题结合数学学科实践“记录每天的用水量”;地理学科“全国各地降雨量对比”;德育“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语文学科“节水倡议书”;美术学科“节水宣传画”等进行实践研究。四年级以10岁生日为主题结合数学学科“测量”“比例”;语文学科“10的含义”;美术学科“设计装饰效果图”;语文学科“撰写设计稿”等进行探究实践……

二是 开展“五育融合”劳动教育,创设劳动教育环境。一是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通过欢宝当家课程即:班级当家、校园当家、家庭当家为学生提供各种劳动岗位,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二是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通过 “智慧农场”的建设在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完善,学生也在这个循环中不断成长。“智慧农场”不仅从内容上把科学、数学、文学、艺术乃至哲学融汇在一起,而且也从方法上把学习、思考、规划、假设、验证、研讨等方法结合为一体,经历自主的和主动的探究与发现,形成有深度的学习过程。三是开展“五育融合”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明确劳动类型、次数、时间关注实际表现,开展平时表现型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三、活动效果

一是自主性劳动内涵化。班级劳动岗位我能行、校园管理我参与、家务劳动我有责,三位一体学生当家系列拓展了校园当家课程,实现自主性劳动,共同创造校园新生活。二是审美化劳动可视化。师生共同劳动创造生活空间通过审美化劳动,在学校角角落落创造美,让美可视化,让劳动可视化,让创造可视化。三是科创性劳动项目化。“智慧农场”以学科综合实践、steam、学科+课程为载体,围绕综合性、选择性、层次性、过程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生成主题领域、内容范畴、基本实时形式。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分析探究,收集资料,体验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