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关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要求,2019年起,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及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了公益宣传教育项目“我们的城市——北京青少年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
“我们的城市”项目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三个方面目标:培育认知力,建立“共同语境”。建立青少年对城市各系统的整体认知,形成观察和认知城市的基本框架。以此形成城市规划与公众沟通的共同认知语境,建立公众参与城市问题讨论的前提。培育价值观,加强“规划审美”。让青少年从小感知“规划审美”,建立城市整体、长远发展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价值观,有利于形成社会公众的集体城市观念和监督力量。培育责任感,实现“社会协同”。以城市家园情怀培育公众城市治理的参与意愿,促进公众从“站着看”到“一起干”,实现“人人都是规划师”,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享”。
“我们的城市”项目希望为青少年“赋能”、“赋权”——赋能是指注重加强青少年“规划思维”和“规划能力”素养的培养;赋权是指注重培育青少年的规划实践能力,参与城市建设、解决城市问题、开展社区实践的权利,让青少年切实参与其中。2019年至2020年,编纂发布了“我们的城市—北京青少年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整体策划白皮书,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城市探索课,围绕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间,开展实地探访、研究学习等线上线下的城市探索活动,力图带领青少年切身感受北京的规划之美,城市之美;开发了城市与规划、北京城的历史与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城市设计、社区规划六个主题的标准化科普课程“我们的城市·规划课程盒子”。
2021年“六一”前夕,在三里河第三小学正式发布“规划课程盒子1.0”,同学们在月坛街道责任规划师的带领下,开展了“规划课程盒子”科普授课和规划实践,对学校周边空间提出了模拟“微空间改造”创想,参与到家门口的改造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启动“北京责任规划师青少年城市规划宣教领航员计划”,授权全市符合条件的街乡镇责任规划师,将课程带入全市更多学校和社区,为广大少年儿童持续提供城市规划的知识科普。截至目前,已有近20位责任规划师申请使用,并自发举办5场活动,累计参与学员达80余人。此外,本年度即将出版《我们的院子》绘本,以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大杂院公共空间提升试点项目为蓝本,讲述一个院子的居民在规划师的带领下对大杂院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在传递居民、政府、社会协作改善环境的理念的同时,让小朋友在阅读中了解社区规划。为持续向建党百年献礼,今年10至11月,还将开展3期线下城市探索课,带领青少年在行走中了解首都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