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成立于1998年,是一所位于京西大地、永定河畔的怡然幽静的美丽校园,现有24个教学班,863名学生,105名教职工。自1999年至今,学校把诗歌特色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显著特征,把诗歌教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培养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时代新人。2010年3月,学校被授予“北京市诗歌特色学校”的称号,2020年,学校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2020年度“中国诗教校园”。

一、培育特色文化,诗意校园立德

建校伊始,学校确立了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塑造教师“敬业乐群、和而不同”,着力培养学生“明礼、求真、乐学、善思”。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学校把诗意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和特色培养的有效途径,不断在孩子们心中进行经典诗文的熏陶,营造诗意盎然的文化环境,引导孩子们追寻诗的足迹,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优雅、诗化的濡染,塑造健康人格。诗歌文化墙、诗歌文化长廊、诗歌甬道、诗意楼梯,让诗歌充满校园的角角落落;每个教室的文化专栏,都是精心挑选的师生创作的诗歌,学生漫步在校园里,时刻感受到诗意的校园环境,随处可见的诗意文化就在学生身边、融进学生心中,诗意的环境,潜移默化的激发起师生文化自信和自觉。

二、打造特色课程,诗意课堂铸魂

学校将诗歌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的课程计划之中,制定三级课程相结合学校诗歌课程体系,诗歌教育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课堂中扎根飞扬,让诗歌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滋润学生心田。依托语文课堂,开展系列诗歌的专题课程,

将诗歌教育融入到基础课程中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沉醉;依托诗歌校本课程,开展系列诗歌专题讲座,聘请著名诗人马淑琴、树才、杨志学、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彭敏等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激发学生创作激情,更好的吸收诗歌中的文化精髓;诗歌社团课程中,“邓林文学社”和“山谷风诗社”的小诗人们,在教师的和专家的引领下开展诗歌学习与创作,多次参与市、区级重要节目的录制,师生作品百余篇发表在市区级文学杂志上,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三、纳入德育体系,诗歌教育树人

大峪中学分校依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构建起“五日教育”德育工作体系,将诗歌教育纳入整体德育体系之中,旨在依托班级成长小组,引领班级系列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主题教育日”,以诗歌的形式开展国旗下讲话;在“校园TV日”,开设“原创诗歌赏析”专栏;在“文化交流日”、“班会开放日”,均自然展现诗歌元素。学校抓住中华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契机,组织清明诗会、端午诗会、双节诗会、迎新诗会、新年诗会,师生写诗歌、诵诗歌、出诗刊,在诗歌学习与实践中,高质量的实践着立德树人。

大峪中学分校用诗歌教育支撑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平台,以诗育人,陶冶心灵,净化思想,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着具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诗歌教育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学校成为百姓的首选。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北京市宣传思想工作优秀单位、北京市党建示范点、北京市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推广项目实验学校、首都文明校园、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在建党百年之际,学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