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帮助青少年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这个青少年政治启蒙的摇篮,培养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有理想信念的少年儿童队伍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2、龙湾屯中小有一支创建多年的红色小导游队伍,但是这支队伍参与人员有限,服务人群有限,辐射面较小。

在当前的大教育背景下,为了使更多的少先队员受益于这支队伍,我们思考该怎么去壮大队伍,队伍的活动内容该如何扩充,服务对象的范围如何扩宽,怎么最大化的发挥这支队伍的活动意义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

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是北京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教育基地,更是家乡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它承载了革命战争时期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在此与敌人英勇斗争的革命史。它留给后人的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作为家乡的后代的每一个人,我们骄傲自己生长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我们更想把这红色精神传扬五湖四海,播撒神州大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队员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

2、通过活动,增加队员们对祖国革命史的了解,增加他们的爱国热情,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

活动过程:

1、组建队伍:

由原来的8人一支的小队伍扩大到24+N的模式。以前,红色小导游队伍人数根据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内的格局分布,设8个点位,8个小导游,由高年级同学承担;现在,根据队员们的年段划分,分三个梯队招募,即8×3=24人,既有传承,免去六年级毕业青黄不接的尴尬,又从不同年段进行红色传承,逐步加深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在活动中,不断有队员们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愿意为他人服务,虽然没有系统训练,但是不拒绝他们的积极和热情,让他们作为旁听生参与,在逐渐地学习和观摩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能力,并提供机会客串甚至转正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去。

2、变化形式:

由“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以前,在有活动或特殊纪念日时,应上级要求,我们前往参加活动。现在,不仅参加多方组织的各种活动,还主动在周末、节假日、纪念日,与纪念馆联系,分批分层有组织有计划地去为多方游客进行讲解;还在特殊纪念日到场馆去举行各种活动,既丰富了活动形式,又调动了队员们的参与积极性,还让全体队员参加,扩大了受益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活动,让更多的人受到爱国熏陶。

3、丰富内容:

从现场讲解到讲红色故事。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的文物及简史小队员们已经烂熟于心,在那段革命斗争中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为了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流芳千古,我们收集红色故事,讲给家人听、同学听、游客听,在不断地讲述中,活动的目的意义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了他们的头脑里,红色精神已经镌刻在了他们的骨血中。

4、具体实施:

(1)建队日、各种爱国纪念日以及入队活动,组织队员们进行志愿者服务。

(2)在周末,根据自己的时间,各梯队的队员打开组合重组,自愿到纪念馆进行志愿者服务,让志愿服务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植入到大家的心里。

(3)特殊时期,特殊做法: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少聚集,减少线下活动,增加线上活动,我校的红色小导游志愿服务在区教委的帮助下进行线上开讲,为全区的少年儿童带去“红色大餐”。

(4)志愿服务精神处处显:小队员们在每次活动中不仅义务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还义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主动捡拾垃圾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宣传家乡,守卫家乡。

活动效果:

1、通过这支红色小导游队伍的改变、服务对象的扩宽,“小导游”们的服务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性增加,对志愿者活动更加热衷,愿意为他人分享、奉献自己的体验和时间 。

2、在一次次为游客讲解中,在一次次情感、语气的精雕细琢中,红色精神像涓涓细流流入了他们的骨血里,烙印在了他们的心田上。

3、通过小导游们长期的志愿者活动,让前来参观的无论年长与年幼、无论知识渊博与浅薄的游客们,都从“小导游”的神态、语气中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的情之深、爱之切,让游客的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真正地做到了一名红色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