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大兴分局深化法制副校长工作,以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中(九年一贯制)为试点,以团河派出所、清源路派出所为授课主体,通过开设“阳光课堂”进行伴随式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受到在校师生欢迎,赢得家长支持,取得良好成效。

一、优化顶层设计,深入调研交流,打造“阳光课堂”青少年法制教育品牌。分局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在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团河派出所社区民警范怡婷“小范普法讲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设“阳光课堂”,使校园法制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分局与北师大大兴附中先后召开3次专题座谈会,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何共同帮助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在总结梳理以往校园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经验基础上,分局切实将“阳光课堂”纳入校园德育计划的“大篮子”、编入学校总体课程体系,从一到九年级,直至高中年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校园法制教育,研究制定“伴随式”法制教育课程,提升课程与需求的契合度,使课程内容与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成长规律相匹配,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

二、精心打磨课程,整合社会资源,落实“阳光课堂”助益青少年健康成长。 “阳光课堂”以年级为单位讲授青少年法制教育课,根据一至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开设了基础安全知识、交通安全、防暴力侵害、大型活动安全常识、社区安全防范、谨慎交友、网络安全与电信诈骗、毒品安全教育、旅行安全教育等9门课程;对于初高中年级,加入法制理念教育课程、过“法制生日”等,提升法制教育的契合度、精准度。同时,探索整合学校、“阳光地带”社区青年汇、社会志愿者等资源,联动成立青少年心理疏导小组,对家庭遭遇重大变故、长期恶意欺负同学、有消极厌世等异常心理状态的学生,提前介入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前期,针对一名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初中学生,持续跟进心理疏导,孩子保持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现已顺利升入高中学习。

三、有序推进课程,持续探索创新,依托“阳光课堂”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在试点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中,“阳光课堂”在各年级频繁高效推进,法制教育切实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惠及每名在校学生,赢得师生、家长广泛赞誉。在2020-2021学年中,“阳光课堂”为各年级学生授课共计16次、听课师生达2000余人次,除常规“伴随式”课程外,还创新开设了《我眼中的法律》、《打架的代价》、《“少年有梦”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安全防卫操十四式》等理念化、实战化课程,不断丰富“阳光课堂”形式内容。在4月份家校共建座谈会中,家委会代表对“阳光课堂”高度认可,对局、校联动的安全教育模式进行点赞,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目前“阳光课堂”已初步实现“设计-实施-成效-反馈-完善-实施”的良性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