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为培养德技并修的医技人才,自2020年开始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在全系学生中开展“五心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合格的医技工作者。
一、“五心教育”内容
“五心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忠心、孝心、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忠心”——是一种爱国情怀,立志献身医学报效祖国;“孝心”——是一种美德,尊重和孝敬父母,常存感恩之心;“爱心”——是一种胸怀,乐善好施,对社会和病患充满仁爱之心;“责任心”——是一种工作态度,认真做好医技工作,做到精业敬业 ;“耐心”——是一种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厌其烦,不急躁,有耐性。
二、“五心教育”方法
1、以传统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学院或者系里组织的大型活动等契机,通过墙报、主题班会、竞赛、演讲、征文、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心。
2020年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活动。线上“读”抗击疫情优秀事迹、“写”抗击疫情主题征文,“拍”疫情防控知识微视频,“画”逆行者的抗疫风采;线下“听”抗疫一线优秀毕业生感人故事,“讲”抗击疫情所见所闻所感,“唱”讴歌抗疫精神、传递爱国情怀的校园原创歌曲等,让爱国主义成为校园主旋律。国庆节举行“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29”爱国运动纪念日,组织合唱比赛及校园歌手大赛,用歌声抒发爱国情。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及诗歌朗诵比赛等,使学生对祖国、对党更加忠心。
2、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作为全系学生的孝敬日,以培养孝心。
组织学生开展“厨艺晒一晒”活动,学着为父母分担家务。开展“三个一”感恩父母活动,即为父母手工做一个礼物;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头发);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活。在“感恩父母,践行孝心”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生把在家庭中为父母尽孝心的“美丽瞬间”拍摄下来,在班里展示,互相交流。通过实践活动,家长们普遍反馈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3、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和耐心。
成立公益社团,先后开展了捐衣、捐帽、捐书及义卖等公益活动,社团的爱心行动感染了全校师生,传播了正能量。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万步有约,为爱捐花”助力九九公益日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奉献爱心,增强了公益意识和责任意识。乐翼天使社团组织学生在校内定期参加新生体检志愿服务、“书香校园 文化人生”图书管理志愿服务、运动会志愿服务等多个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在校外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进医院”项目。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世界献血者日”等节点,组织学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传播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还倡议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的疫情防控宣传和值守工作,受到社区的表扬。
4、通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进一步提升。
暑假组织即将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到医院专业科室见习一至两周,了解将来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岗位见习培养了学生为病患服务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不仅如此,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该系还坚持组织学生到社区、小学校开展专业实践服务活动,深受社会的欢迎。如组织口腔专业学生到北京燕山星城小学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共筑口腔健康”专业实践活动,组织检验学生开展为社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等健康体检活动。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进一步提升。
三、“五心教育”效果
自开展“五心教育”以来,学生素质大大提升,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学子。今年有近200名同学获得系级和院级党团先锋、学习先锋、志愿先锋、感恩先锋、技能先锋、劳卫先锋、文明先锋、自律先锋等称号。系里或学生先后收到来自社区、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房山区社会捐助机构的感谢信,在社会上为学院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