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以“行业博物馆精品课程‘送课进校园’”为主题,通过开拓新形式科普教育活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多家行业博物馆走进学校,为青少年儿童带去丰富多彩的科普课程。铁博通过向孩子们普及中国铁路科技知识,弘扬中国铁路文化,引导他们了解中国铁路历史,感受现代高铁成就,激发其爱国情怀,增强其对中国铁路历史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使之成为有梦想、爱祖国的新时代好少年。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送课进校园”活动包括科普知识讲座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首先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们带去博物馆特色科普课程,如《探秘“火车头”》系列课程,为同学们讲述了火车头的种类、动力原理,中国火车头的演变过程及“火车头中的火车头”等内容,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同学们亲近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崇尚科技的热情,使中国铁路历史、科普文化深入同学们的心灵。其次以动手实践的方式为同学们带去趣味的现场体验,激发其探索未知的浓厚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如带领大家通过新颖的教具,自己动手体验不同类型轮对的轨道通过能力,了解火车车轮的构造,或通过对火车轮对的弯道通过测验的,进一步了解火车轮对转弯的科学原理。

方法:

1.联系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在送课进校园的科普课程中,有很多内容联系学生在课本或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博物馆科普课程之际的关系,增加同学们的兴趣。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个科普课程活动注重学生们的体验,讲座中以博物馆馆藏为基础,让学生们增强博物馆的体验感,动手实践环节则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实时互动,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容,提高整个活动的执行效果。

效果:

1.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通过开展行业博物馆科普课程进校园活动,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为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特色资源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2.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通过开发博物馆系列科普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 3.促进了行业博物馆之间及其与学校间的合作机制,创新合力促进青少年儿童教育的工作体制。通过送课进校园的形式,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性。不断健全博物馆与学校间的合作机制。4.促进了学生们的成长。经过送课进校园助力学生成长活动,使得孩子们拓宽了学习视野,从博物馆资源中汲取知识和能量,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