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二七剧场路、驻足月坛公园、徜徉北京白云观时,看到老城的古色古香与时尚现代交织;将十字路口守护得井然有序的文明引导志愿者正随时向过往居民伸出援助之手;“文明随手拍”月坛小哥微信群里有关城市管理、环境提升的建议即时收集,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随着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的年轻身影越来越多,看得到的文明创建成果赫然在目,道不完的文明故事经久流传,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基层城市和谐发展画卷正在月坛街道徐徐展开。
激活“创城伙伴”参与动力 让文明与有爱“双向奔赴”
文明创建不仅仅是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更是街道与属地联动、盘活资源,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双向奔赴”。步履匆匆的月坛小哥接过“小哥驿站”志愿者递过来的一杯“热姜汤”,一股暖流涌入心田;“上班族”看到整齐码放在停车区域内的共享单车,愉悦地取车骑行踏上回家路;社区“红马甲”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电三电四”回收知识……在月坛,一个个“双向奔赴”的文明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奏响了月坛街道最美、最动人、最和谐的文明音符。
“来自社区的志愿者、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月坛小哥纷纷参与到‘月末清洁日’活动中;来自17家国家部委的志愿者们在各大路口协助维护着交通秩序;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创城‘伙伴’成员单位的志愿者则耐心地给大家科普知识,讲解传统文化、党史故事。”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月坛,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创城路上,没有人是“局外人”。
创新群众参与形式 搭建“文明”交流桥梁
此外,月坛街道深挖“文明”内核,用“文明”这个共有基因将每一位月坛人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我们不断丰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功能建设和服务供给,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精神文明建设可观、可感、有形、有效。”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只需拿起手机,点开“魅力月坛”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创城在行动”专栏中月坛人参与创城的文明图景。
“我们还引导居民群众通过‘西城文明微积分’小程序,随时随地打卡身边的文明行为或登录‘西城家园’微信公众号,参加社区的各种志愿服务,温暖他人、快乐自己。”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文明与善治有机融合“扮靓”月坛颜值
地区居民“爱参与”,街道也为地区“换新颜”。三里河三区将过去陈旧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打造成有绿化休闲区、儿童游戏区、老年活动区等多功能的活动场地;白云观社区杂乱小街变身“彩虹空间”;铁二二社区打造了一个可供居民休息、人车分流的200平方米小型公园。
清理堆物堆料、非法小广告和空中凌乱缆线;规范电动车秩序;开展废旧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集中置换活动;号召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废旧花盆置换活动并发放700余个花盆;统一设计张贴文明晾晒公约和公共晾晒区域标识,定制公共晾衣架……走在月坛街道的街头,道路整齐干净,社区景美梯净,一个个社区升级“涅槃”,一项项创城工作有序开展,让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原地升级”。
“通过公共空间改造,居住环境变得卫生干净,配套设施齐全了,人住着心情也舒畅。”家住三里河三区的居民李女士说:“现在吃完饭,在活动场地遛遛弯,和老街坊唠唠嗑,生活别提多惬意了!”
文明,为城市赋能添彩。城市,携文明阔步前行。在月坛,文明高地与地区发展、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下一步,月坛街道将始终将文明城区创建融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以更加精细化的手段推动地区治理水平提升,为居民打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的幸福“触手可得”,以实干实绩为创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区贡献月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