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华山镇迎来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其乐桃桃”实践团的青年学子,开展了一场以“青春脚步丈量桃乡热土”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从探访村史馆到深入桃园劳作,从与村干部座谈到记录奋斗群像,实践团用行动触摸乡村脉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触摸历史根脉,感受乡村温度

实践团首站走进大华山村史馆,通过泛黄照片、斑驳文书和“平谷大桃”产业链规划图,深入了解村庄从“人背驴驮”到机械生产、从传统种植到品牌产业的跨越历程。在“温馨家园”老年驿站,队员们见证了物联网“一键呼叫器”为独居老人织就的安全网,以及2元补贴暖心午餐等民生关怀举措,深切感受到乡村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直面产业痛点,共绘发展蓝图

在东辛撞村,实践团与村党支部代书记围绕果农老龄化、土地分散、溯源缺失等发展瓶颈展开深度交流,并提交了《平谷大桃数字化转型三维协同路径》研究报告,提出“技术赋能+文化活化+政策协同”的破局之策。代书记高度认可方案价值,尤其对桃文化挖掘与文创开发的思路表示赞同,认为这与民族村建设定位高度契合。

匠心浸润桃林,解锁“甜蜜”密码

在桃园中,队员们学习“双层套袋技术”,体验摘桃、分拣、装箱等农事劳作。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但团队的协作与高效赢得了果农们的赞许。田间劳作成为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兴农与匠心坚守的重要性。

影像凝铸乡魂,致敬奋斗者

实践团用镜头记录下果农的辛勤劳作、村干部的振兴蓝图、网格员的精细工作以及老年驿站的温情守护,制作成纪录片《汗水浇灌希望,心血守护家园:致敬新时代的桃乡奋斗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桃乡奋斗者的礼赞,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大华山镇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文创开发等建议落地见效,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多青春力量。同时,镇村两级将持续优化民生服务,强化产业支撑,让桃乡热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