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复核、公示等程序,教育部确定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北京有80所学校入选,顺义区后沙峪第二小学、顺和小学、向阳小学共3所学校入选。
部分试点学校名单。
后沙峪第二小学
便携急救包物资。
后沙峪二小通过开学第一课、体育与健康课、社会实践活动、急救知识竞赛、急救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急救知识,增强师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提高师生守护生命安全健康的能力。
心肺复苏教学现场。
学校积极参与共青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团团活力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服务安全体验“零距离”活动,邀请专业急救人员到校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急救教育体验课。学校还与空港医院携手,构建急救教育联动机制,通过讲座等形式提高师生急救素养。目前,已有10余名教师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成为校园急救教育的骨干力量。
顺和小学
“小学生常用急救知识”主题课现场。
顺和小学充分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邀请家长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们带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在二(7)班的课堂上,家长讲师带来了一节“小学生常用急救知识”主题课,详细讲解了“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分享溺水后心肺复苏方法,让学生们通过“抢救大熊”感受心肺复苏的实施过程。学校将急救教育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让“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意识深植于心,实现“校家社携手,为生命护航”的教育目标。
培训现场。
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教职工AED应急救护全员培训,增强教师急救技能,将急救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成长,以“普及急救知识、强化实践技能、培育生命意识”为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急救教育体系。
向阳小学
向阳小学始终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强师生健康意识。目前学校设有保健室,并配备相关急救物资。学校保健教师积极参加北京市学校卫生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研修培训,学习相关急救措施。同时,利用小葵花课堂对教师和学生们开展急救教育,如鼻出血的正确处置、海姆立克急救法、癫痫的急救处置等。
2025年顺义区专家进校园健康大讲堂现场。
在2025年顺义区专家进校园健康大讲堂活动中,学校邀请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嘉慧为全体师生带来健康知识讲座,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急救能力。
校园急救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生命意识的培养。顺义区将以3所学校入选全国试点校为契机,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为目标,探索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学校急救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学校急救教育育人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