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七家镇宏福苑东区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基层治理攻坚,通过议事协商机制推进24号楼地下车棚清理整治,并同步规划全小区非机动车停车区,以“共商共治”破解社区管理难题,获居民广泛认可。

作为已投入使用二十余年的老设施,宏福苑东区24号楼地下车棚曾是便民停车空间,却随时间推移逐渐成为“僵尸车”与废旧杂物的堆积地。狭窄空间内,近百辆废弃自行车挤占通道,沙发、床垫等大件杂物与纸壳、塑料袋等易燃物混杂堆放,加之长期密闭通风不足,刺鼻气味困扰着低层住户,更因通道堵塞暗藏重大消防隐患。“万一起火,通道堵死了根本没法逃生。”居民张女士的担忧道出不少人的心声。社区通过巡查与居民反馈掌握情况后,迅速将整治提上日程。

今年5月初,社区党支部牵头召开“七家里短”协商议事会,物业公司与居民代表围坐共商。社区工作人员展示车棚现状时直言:“这里既是公共空间,更是安全防线,必须彻底整治。”经讨论,各方敲定“提前通知自清、专业队伍清运、封闭空间消隐”的清理方案:提前3天在单元门前张贴《清理通知》,引导居民自行认领物品,逾期未清理的由物业联合社区统一处理,可回收物对接废品站,无主杂物集中清运;清理后对地下室实施封闭管理。

清运期间,10余名物业人员连续作业,从地下车棚共清运杂物12吨、废弃自行车97辆,让积弊多年的地下空间重归整洁。

在地下车棚整治之外,社区同步回应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问题,启动全小区非机动车停车区规划。在小区楼栋前,新施划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内,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取代了昔日乱停乱放的乱象。据介绍,小区共有37栋楼,社区对其中的29栋楼每侧均划定不同数量的停车区,目前完成进度达95%,剩余区域将于月底全部完工。规划过程中,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合理规划、预留通行宽度。“现在非机动车停放整齐多了,孩子在楼下玩也更放心。”居民刘女士说。

从废旧地下车棚的彻底整治到非机动车停车区的科学规划,宏福苑东区社区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汇聚民意、整合资源破解痛点,既消除安全隐患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又以“微改造”提升生活便利性,让社区既有整洁“面子”,更具民生“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