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从朝阳区两会获悉,目前,朝阳区已建成21个教育集团,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2024年,全区将新增3所中小学,增加中小学学位4560个,新增学前托位2300个,同时将全学段推广《阳光心态》课程,扩优提质打造“宜学”朝阳版图。
今年,朝阳区将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宜学之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在南部,全市首个科学高中——北京科学高中正式获批落地朝阳,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南校区(朝阳港一期)开工建设;在东部,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开工建设,与中国传媒大学深化合作探索建设传媒特色高中,引进首师大附中;在北部,朝阳外国语学校北苑分校改扩建工程、八十中学孙河分校已开工建设,教育资源得到持续优化。
朝阳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也将变得更多。“朝阳区将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一般学校质量提升,培育更多优质校,持续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成果。”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将以特色高中创建为契机,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特色骨干高水平项目建设,深化中高职“3+2”衔接,提高人力资源紧缺及新兴行业人才供给能力,深入推进公办学校与国际学校共同体建设,全力打造“留学朝阳”品牌。
不仅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容,在朝阳,孩子们上学也将更加方便。截至目前,朝阳区开通27条线路,39辆通学车,一千余名学生乘坐,在优化学生通学方式、保障学生通学安全上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朝阳区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了阳光心态、积极心理课程,覆盖一至九年级,有效维护了学生心理健康。
“2024年,我们将全学段推广《阳光心态》课程,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关爱工程,完善学生心理体检和咨询服务体系,全方位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区将抓牢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牌赛事、体育教科研三大工程,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建设。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打造朝阳区学生艺术节展演、学生科技节、机器人竞赛、未来工程师、朝阳首届劳动教育节等系列竞赛和活动。(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