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举办首届新国门教育沙龙。本次沙龙以“建设教育强区 大兴校长的使命”为主题,邀请多位知名校长探讨如何构建与“新大兴·新国门”相适应的大兴教育新格局,共同擘画大兴教育宏伟蓝图和光明未来。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举办首届新国门教育沙龙。本次沙龙以“建设教育强区 大兴校长的使命”为主题,邀请多位知名校长探讨如何构建与“新大兴·新国门”相适应的大兴教育新格局,共同擘画大兴教育宏伟蓝图和光明未来。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曹海翔回顾了清华附中大兴学校从筹建到正式签约更名的历程,介绍了在大兴区委区政府、区教育“两委”以及清华大学、清华附中的多方支持与指导下,学校如何在大兴这片沃土上播种新希望,实现首邑文脉与清华文化的深度融合。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原校长赵璐玫表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海淀实验小学大兴分校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学的“第一工程”,通过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专业支持赋能强师、教育情怀润心强师等多措并举,激发教师发展活力。同时,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至真至善至美”的课程体系,推动学校课程质量实现螺旋上升、迭代更新。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国立介绍了翠微小学教育集团“一校八址、南北相连、城乡一体”的办学格局,以及翠微小学大兴分校如何既做好课程、课堂、课业、课题协同,又结合大兴特色,构建“兴翠”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原校长田树林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她分享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在探索未来学校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通过引入AI教师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她表示,未来教师队伍将呈现人机互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常态,教师应具备整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能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主题分享结束后,校长们以“建设教育强区”为核心议题,围绕资源共享与分配、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用AI赋能教育教学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大兴区将继续坚持‘新大兴·新国门’的战略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举措,汇聚名校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共同推动教育强区建设。”大兴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群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