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房山区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和环境治理,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打好蓝天保卫战

印发《房山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房山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房山区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坚方案》等文件,区领导高位统筹调度、深入一线调研。完善专班领导、“一把手”负责、问题移交、日督查日通报、“通报-约谈-移交”问责及信息报送六个督考机制,压实管理责任,强化配合协作,持续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乡镇开展问诊帮扶和结对帮扶62次。加压整治扬尘污染,成立工作专班和联合督考组,开展重点区域百日夜查专项行动,通报督改扬尘问题643件。强化施工、道路扬尘管控,购置新能源清扫车32辆。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排查评估,指导50家碳排放单位编制碳排放报告。实施氮氧化物减排,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和燃油锅炉改造工程。

强化“三水统筹”,打好碧水保卫战

强化水源地保护,出台房山区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将村级水源纳入其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强化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制定《房山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和 2023-2025 年工作计划》,严控地下水开采。做好灾后饮用水源风险防控,制定《房山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灾后防疫与医疗保障组工作方案》《洪涝灾害后生活饮用水污染处置工作技术指南》等文件;共排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农村分散式水源356个次、开展村级供水站检查172座,水质取样335座。对16个区级乡镇级水源保护区设立标志牌。

深化水环境治理,推进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修复和应用,通过自动监测+手工采样监测,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测网,同时强化监测数据预警与执法的联动,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及时达到现场,处理问题,提升水污染执法效能,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9万人次,检查点位7459家次。积极推进琉璃河镇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力促以生态办法解决生态治理难题。

抓好“三地”管理,打好净土保卫战

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重点监管单位管理,目前已备案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报告21份,完成高风险地块污染状况调查9家。对未利用地开展巡查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确保未利用地土壤安全。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备案危废管理计划582家。

下一步,区生态环境局将紧扣“一条主线”。坚持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打好“两场硬仗”。聚焦减污降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攻坚战、中央、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两场硬仗。做好“三篇文章”。围绕“大美房山”做好“两山”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产业项目三篇生态文章。加快“四个协同”。做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重拳治标与长效治本、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生态建设与科技赋能“四项协同”。实施“五化战略”。坚决实施生态治理精细化、环境管理信息化、问题解决科学化、队伍能力专业化、环保宣教大众化的“五化”任务,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