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一楼,基本不坐电梯,小区更新电梯,我可以不出钱吗?”张阿姨征求意见的居委会干部说。

  “我家的房子虽然在六楼,但我们一直没在那儿住,更新电梯凭什么让我摊钱?!”业主王先生在电话里质问。

  “我们买房时交的公共维修基金哪儿去了?”

  ……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房山区西潞街道海逸半岛社区党委书记王宁。这段时间,她为小区更新电梯的事儿没少操心。

  海半岛小区建成于2003年,2004年开始入住。小区中的6栋高层建筑共有38部电梯,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连续运行了近20年。

  使用寿命已近极限,近段时间,电梯故障时有发生。虽然物业公司和电梯公司都在尽心维护,但老旧电梯配件短缺、无处购买的难题仍难以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不仅不便,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更新老旧电梯的事儿,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为此,社区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可没少做工作。对电梯更新必要性进行专业鉴定、召集电梯供应商报价、编制社区费用分摊方案、协调物业公司在部分业主分摊资金不到位时进行垫资施工……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

  征求意见过程中,业主提出的质疑该如何解答?

  社区居民买房时所缴纳的公共维修基金,因前期消防设施、屋面防水和电梯维修等项目花费,已所剩无几,更新电梯的资金如何筹集?

  物业公司对垫资更新电梯的担忧如何解决?

  解答各方疑问、召开业主大会刻不容缓。

  “刘法官,我们社区电梯更新工作遇到点难题,您能来给我们指导一下吗?”了解到社区的需求,房山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国承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准时出现在了海逸半岛社区“好邻居好商量议事会”暨“更新电梯事宜推进会”议事会上。

  针对各方的问题,刘国承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业主关注的“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利与义务”“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业主大会决定的法律效力”“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费用分摊原则”以及不履行相关义务需承担的法律后果等进行了讲解。

  同时,他还引导广大业主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好小区电梯更新事宜,共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对推进电梯更新工作更有底了。”社区党委书记王宁向刘国承表达了感谢。

  “参加社区居民议事会,向社区居民宣讲法律法规、解答社区居民关注的法律疑问,协助基层组织通过民主协商方式解决制约社区治理的难题,是法院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刘国承表示,今后,他也将持续关注社区的电梯更新工作,及时为居委会和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做到有呼必应,有问必答,为和谐美丽社区建设贡献更多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