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房山区司法局在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多元调解我来办”工作中再结硕果,行政复议、人民调解陆续共收到群众送来10面锦旗,迎来了金色大丰收。“公正执法,尽心尽责”“为基层解围,为百姓解忧”“情系百姓,人民公仆”“百姓后盾”……赞许的目光化作烫金的文字,表达着当事人的真挚感谢和满满赞誉,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暖心理念,为全力推动“好邻居·我来办”社会治理品牌创建,积极融入全区社会治理大局,融入全区“七零五化”创建工作添彩增色。

房山区司法局始终坚持以实质化解争议为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原则,贯彻能动司法理念,积极调动调解资源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努力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党建赋能”,目标导向夯实解纷基础

以党建为根基,创建“党建+调解”的新模式,打造“多元调解先锋队”特色党建品牌,明确五类案件党员“五必须”的原则,奉行“一个党支部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名调解员承担了一份责任,一名群众凝聚了一份力量”工作理念,推行党建共建模式,发挥“1+1大于2”的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调解队伍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回应群众期盼。近年来,年均开展法律咨询4万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涉及当事人3万余人。

“协同赋能”,上下贯通促进解纷高效

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共治,横向带动市场监管、人力社保、城指等18个行政部门,先后在建筑商事领域建立建设工程商事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在道路交通领域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组织、在美容美发领域建立美容美发行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1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纵向指导27个街乡和656个村居调解组织,进一步深化诉调、访调联动机制,推动多元解纷与“接诉即办”深度融合,创新驱动“警调对接”解纷协作模式,积极落实劳调、狱调、志调、妇调等衔接联动机制,探索形成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深度融合,提升实质性化解质效,不断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行政复议从“单向发力”到“多方联动”转变,前移行政复议关口,大力支持环境治理、违建拆除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行政机关风险预判、先防先治能力提升,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产生,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2024年上半年,行政复议接待咨询群众2750人次,案前、案中化解争议711件,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显现。

“人才赋能”,精准服务强化解纷保障

2023年以来,李刚同志获评“全国模范调解员”、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领军型人才”并荣登司法部主管的《人民调解》杂志2024年第7期封面,房山区人民调解协会调解员张龙飞、肖蕊、刘宏获评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骨干型人才”。2024年5月27日,率先成立全市首家区级调解学院——房山“好邻居·我来办”调解学院,首批师资包括来自浙江枫桥、江苏南京等地的全国调解专家、知名院校及属地高校专家教授等23位专家,两个月来,已开展了七期培训,近千人现场受训。充分发挥调解业务指导团和培训讲师团作用,积极助力灾后恢复重建,先后到史家营、佛子庄、石楼、窦店等多地进行精准指导,不断增强街乡、村居人民调解组织解纷能力,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2024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矛盾纠纷排查数量同比上升66.9%,化解数量同比上升16.8%。

下一步,房山区司法局将依托房山“好邻居·我来办”调解学院,继续把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前端、治未病”,通过一件件实事的办理、一件件难事的解决,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当好修复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维护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和开展法治宣传的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