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浪潮奔涌不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象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功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如同活力引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活动形式,用文化润泽心灵,传递幸福温度。今天,走进长阳镇领峰四季园社区文明实践站,探寻手工制作的魅力。

  手工部落:编织岁月温情

  暑意浓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居民们的热情比骄阳更炽热。

  编织老手和新手们都沉浸其中,针线上下翻飞,每一针都缝进认真,每一线都串起期待,让人不禁忆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

  居民们彼此分享、互相帮助,热烈探讨针法技巧。经验丰富的阿姨主动示范,助力新手掌握要领。

  普通材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一个个精美手工包。居民们捧着作品,眼中满是自豪,这不仅是手工成果,更是邻里互助的见证。

  美食课堂:烘焙甜蜜时光

  “没想到搪瓷杯还能做出这么精致的蛋糕!”李阿姨的惊喜赞叹,瞬间吸引众人目光。美食课堂里,一场搪瓷复古蛋糕制作活动正火热进行。

  “中间一层的奶油要抹均匀……”指导老师话音刚落,居民们便迫不及待跟学。一位老爷子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涂抹奶油,眼镜下滑都浑然不觉;孩子们盯着蛋糕,连杯盖上的奶油都吃得津津有味;一旁的奶奶看着,笑意盈盈。

  这场烘焙不仅诞生美味,更是邻里相聚、共享欢乐的温馨时刻,让大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纸伞轻摇:传承非遗古韵

  “细雨蒙蒙落江面,船头撑开花纸伞”,清婉歌声拉开“纸伞轻摇 古韵悠长”油纸伞制作活动的序幕。在领峰四季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们开启非遗文化探索之旅。

  “作为非遗,一把油纸伞要历经选竹、做骨架、上伞面、绘画、上油等多道工序。”老师的讲解,打开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之门,大家既震撼于制作工艺的复杂,更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在老师指导下,居民们发挥想象,画笔游走,颜料与伞面交融,花鸟、山水、卡通形象纷纷跃然伞上。油纸伞不仅是手工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

  “老学员”胡奶奶感慨:“参加社区非遗活动,动手又动脑,给老年生活添了无尽乐趣,真是幸福满满!”领峰四季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手工为桥,将非遗融入日常,让文明实践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绚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