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本届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弘扬传统非遗技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9月16日,北京市科协在我镇良各庄非遗传习所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绣非遗科普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古老的非遗艺术“活”起来,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精神。
本次活动特邀良各庄非遗传习所资深老师刘晓燕为大家授课。刘晓燕老师以京绣的千年历史为脉络,娓娓道来:从唐代宫廷绣的贵族雅韵,到清代民间绣坊的市井烟火,她用生动诙谐的民俗小故事,揭开了京绣的文化寓意——它不仅代表着中华美学的精髓,更承载着“福寿康宁”的美好愿景。随后,刘晓燕老师结合现代科技元素,使用环保创新材料(如可降解丝线和智能配色工具),现场演示了京绣制作“选线-穿针-刺绣”三大核心技艺。刘晓燕老师强调:“科技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它更易传承,让京绣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实操环节,村民们纷纷拿起针线,亲手体验京绣的魅力。从简单的花卉图案到复杂的龙凤纹样,大家一步步学习针法、配色和构图,制作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京绣作品。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欣喜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感叹道:“原来唐代宫廷的京绣,我也能做出来!这不仅让我学到了手艺,还体会到了非遗的深厚底蕴。”
本次活动不仅让村民近距离体验了京绣技艺,更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了非遗的可参与性和传播性,真正实现了“非遗+科普”的双向赋能。下一步,周口店镇将进一步挖掘镇域内外的科普活动资源,持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拓宽科普知识传播渠道,切实增强科普知识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入惠及群众,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