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向阳街道向阳里社区的“小改造”解决了居民的“大烦恼”,不仅让社区环境更宜居,更拉近了邻里距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点赞。
“以前下雨想在亭子里躲会儿都不行,现在好了,新修的顶子又结实又挡雨,我们下棋、聊天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近日,向阳街道向阳里社区的居民们围着翻新后的凉亭,脸上满是笑意。
这个陪伴居民16年的“老伙计”,在街道与社区的合力推动下,终于从“景观摆设”变成了真正的“便民空间”。
小区自2009年建成以来,景观亭便是社区居民休闲的聚集地。但因设计之初定位为纯景观设施,亭子未设置封闭顶棚,仅能遮阳、无法避雨。随着16年岁月侵蚀,亭顶木质结构逐渐老化、部分部件松动,不仅遮雨功能缺失,还存在安全隐患。
社区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工作的方向。向阳里社区在日常走访中,多次收到居民关于翻新凉亭的建议,随即联合街道展开实地调研,详细记录亭子破损情况与居民实际需求。
从方案设计到材料选型,社区全程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讨论,最终确定采用耐用、防水的新型复合材料更换亭顶,并对老化的支撑结构进行加固维修。
施工期间,街道相关负责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到现场查看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经过10多天的改造,三座凉亭旧貌换新,崭新的顶棚不仅严密遮雨,还保留了原有的景观风格。如今,每到清晨或傍晚,凉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棋、唠家常,孩子们在周边嬉戏玩耍,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