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山区拱辰街道持续推广“广阳经验”,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将全部社区(村)分为大型社区、老旧小区社区、新建社区、单位型社区、代管商务楼宇社区等9类形态,细致梳理各形态社区(村)特点、治理办法,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高质量的治理,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看儿童友好社区如何破解带娃“老大难”
“社区不只是看孩子,还教知识、护成长,真是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上!”1号楼的李女士感慨道。在拱辰街道新建社区翠堤清苑社区有着“带娃”新花样!社区打造了763平方米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和220平方米的文明实践基地,投用以来服务超2000人次!开设“亲子活力堡”手工坊、“红领巾成长营地”假期托管,组建“活力・少年行”志愿服务队开展清洁、“桶前值守”等60余场。更有安全体验、非遗科普、家长学校等多元活动,年超2700人次参与,让娃边玩边学,助力成长!
看护之困:不只是“没人看”,更是“看不好”
翠堤清苑社区年轻上班族占比高达70%,其中“两新”组织从业者超过20%,双职工家庭更是高达60%以上。带娃“老大难”让这些“早出晚归”的家长陷入相同的焦虑:“孩子谁来管?怎么管才放心?”
“不是不想陪孩子,是实在抽不开身!”1号楼的居民王女士道出许多年轻家长的心声。她和丈夫都是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每天工作近十小时,通勤还要三小时。孩子放假,只能独自留家、托付给老人或花钱送托管班。除了“没人看”,“看不好” 更是家长们的隐忧。
不少年轻家长忙于工作,无暇辅导孩子作业,更难兼顾兴趣培养与安全教育。孩子假期往往“宅家度日”或在小区“自由奔跑”,既荒废时光,也潜藏风险。
党建引领:从“需求清单”到“服务清单”的暖心实践
翠堤清苑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两新组织从业者与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问题。2024年,社区通过“上门走访+线上调研”精准摸排需求,成功对接团区委“红领巾成长营”项目,并于2025年1月15日依托社区青年汇平台,启动首期“红领巾成长营地”。
“我们上课和下课的时间完全匹配家长的工作节奏。”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期5天的成长营招募了20名孩子,真正为家长卸下了“后顾之忧”,赢得广泛好评。
服务升级:“6+N”课程体系与酷炫“秘密基地”
在成功经验基础上,社区党支部于2025年暑假进一步升级服务。7月7日,为期两周的暑假班再度开启,并联动团区委开展“青心护航 法助成长”青少年权益保护项目。服务升级的核心,是打造了“思想引导+科技创新+文体健康+美育提升+生活技能+法制教育”的“6+N”课程体系。在社区为孩子们专门打造的两个超酷的“秘密基地”—一个763平米的综合活动空间和一个220平米的文明实践体验中心,阅读、手工、实践、娱乐全都能满足。邀请政法、应急、医疗、环保、气象等多领域青年讲师团,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定制课程。从消防安全、防溺水知识,到禁毒宣传、防诈骗教育,课程不仅“有趣”,更“有用”,一年下来吸引了超过2000人次的小朋友前来边玩边学。
“空间联动”与“小手拉大手”见实效
社区最有特色的就是“空间联动”和“小手拉大手”模式。孩子们在体验区学了灭火知识,转身就能在书香小屋里看绘本巩固;回家后还能带动全家一起参与垃圾分类、社区值守,真正实现了“一个娃带动一个家”。
翠堤清苑社区党支部正通过这一系列扎实举措,成功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份份充满温度的“服务清单”。
“一老一小”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
拱辰街道翠堤清苑社区“带娃记”,守护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安全与快乐,更承载着双职工家庭的希望与托付。从“无人看管”的焦虑,到“社区托管”的安心,再到“多元成长”的惊喜,社区的每一步实践,都是一场与居民需求的“双向奔赴”。此举不仅将居民的“烦心事”办成了“暖心事”,更以托管服务的“小切口”,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回应民生关切的“大智慧”与“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