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青龙湖镇大马村村民张建美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百善孝为先”,这句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古语,从来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人们用日复一日的行动,把它过成了生活的模样。十多年来,张建美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让“孝顺”二字在时光里慢慢沉淀,也让良好家风悄悄延续。
嫁入家门,把“嘱托”藏进心里
2013年,张建美嫁给了丈夫海峰。结婚前,母亲拉着她的手反复叮嘱:“海峰从小是爷爷奶奶一口饭一口汤喂大的,你嫁过去,就要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母亲的话,张建美一直没忘,从踏入这个家的那天起,她就把照顾爷爷奶奶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风雨突来,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刚结婚的那几年,日子过得踏实又欢快,张建美守着孩子,奶奶帮忙做饭,爷爷逗着孙女笑,一大家人围在一起,满是烟火气。
可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意外就来了。先是爷爷突然脑梗住院,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2020年,奶奶又查出了肺癌。那一刻,张建美觉得天好像要塌了。
白天,她在医院守着老人,喂饭、擦身、陪说话;晚上,她赶回家哄孩子睡觉,累得沾床就睡。但只要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她就咬牙告诉自己:“再难也得扛住,他们把海峰养大,我不能不管。”

言传身教,让“孝顺”悄悄传承
后来,奶奶还是走了。走之前,奶奶拉着张建美的手掉眼泪,张建美知道,奶奶最放心不下的是爷爷。如今的爷爷,不能说话也没法动,生活起居全靠张建美照料。日子久了,她早就摸清了爷爷的“小习惯”:眨眨眼是渴了,动动手是想翻身。有时喂饭时,爷爷看着她,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淌——张建美懂,爷爷都记着她的好。

最让张建美暖心的是女儿的举动。每天放学回家,女儿放下书包就奔到太爷爷身边,给太爷爷擦脸、唱儿歌,还认真地说:“妈妈,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好好照顾太爷。”累但值得,这是她想传下去的“家风”
常有人问张建美:“这么多年,累不累?图啥?”她总是笑着说:“累肯定是累的,但看着爷爷能安稳过日子,看着孩子把‘孝顺’记在心里,就觉得值了。”在张建美看来,孝顺从不是挂在嘴边的话。是母亲教给她的初心,是她想传给孩子的念想。每当夕阳西下,看着爷爷和女儿一老一小相伴的身影,她就知道:这份家风,真的传下去了。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