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房山区西潞街道温馨家园“好邻居”“童心常在”漫画社第7期公益助残课堂温情开课。来自北京静幽民宿有限责任公司的肖琼老师化身“艺术向导”,以漫画中“嘴巴”的画法为主题,带领残障朋友们走进色彩与线条交织的漫画世界,用一笔一画勾勒美好,在艺术创作中收获成就感与幸福感。

“漫画里的嘴巴,可是‘情绪传声筒’呢!”课堂伊始,肖琼老师拿出提前精心准备的漫画素材册,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从最基础的线条运用讲起。他语气温和的说:“大家看,微笑时嘴角要带着自然的弧度向上扬起,就像弯弯的月牙;惊讶时嘴巴得画成圆润的‘O’型,才能显出‘哇’的惊喜感;就连难过时嘴角下垂的角度,都藏着情绪的小秘密。”为了让抽象的技巧更直观,肖琼老师用马克笔在白板上逐一示范——大笑的嘴、害羞的嘴、生气的嘴,从轮廓勾勒的起笔位置,到嘴角弧度的细微调整,再到嘴唇厚度的把控、牙齿细节的点缀,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示范过后,肖琼老师走到每位学员身边弯下腰,近距离观察大家的临摹情况。遇到线条画得生硬的学员,他会轻轻握住对方的手,笔尖慢慢流淌出优美的弧度;看到嘴型比例失衡的学员,他会拿起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辅助线:“你看,从鼻子下方到下巴的距离,嘴巴要占中间三分之一,这样比例才协调。”课堂上,残障朋友们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教室里,笔尖划过画纸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学员们轻声的提问和老师温柔的解答,暖意融融。视力不便的小隗鼻尖几乎贴着画纸,指尖顺着铅笔痕迹慢慢摸索,在肖琼老师“左边再弯一点,像月牙一样”的指引下,一点点画出了微笑的嘴角;学员小李原本有些腼腆,在老师的鼓励下,试着给嘴巴加上了小小的酒窝,举着画纸不好意思地问:“老师,这样是不是更可爱?”肖琼老师立刻点头称赞:“特别好!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创意!”

第七期公益漫画课,不仅让残障朋友们系统掌握了漫画嘴巴的多种画法技巧,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在笔尖与画纸的互动中,重拾了自信与快乐。“童心常在”漫画社将持续深耕公益助残领域,后续还会推出漫画眼睛、脸型等基础画法课程,让更多残障朋友走进艺术的大门。我们希望温馨家园能成为传递温暖与希望的‘艺术港湾’,让每一位残障朋友都能在创作中找到乐趣,用画笔点亮生活,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