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区东风街道南里社区,64岁的陈阿姨曾长期生活在困顿与无助之中。自2023年其儿子因毕业具备劳动能力而退出低保后,从未缴纳过社保的陈阿姨便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为无社会保障、无工作、无收入的“三无”老人。加之她长期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每月基本生活、伙食及医药费支出的巨大经济压力让她一度陷入“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困境,并多次向社区求助。
主动担当,为老人寻找政策“出路”
面对老人的急难愁盼,南里社区主任与工作人员将她的事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其寻找帮扶路径。社区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反复研究帮扶政策,不放过任何希望。

2024年和2025年老人两度入住精神病院,2025年9月,社区主任与民政专干多次奔走,前往周口店精神病院,在繁杂的档案室中几经询问与查找,最终成功调取并复印了陈阿姨的个人病历资料且加盖了医院公章。这份关键的材料,成为打开救助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多方联动,为老人架起救助“桥梁”
资料齐全后,社区迅速启动帮扶流程。在南里社区、街道社民办与燕山残联的联合协助下,陈阿姨的残疾证申请办理工作高效推进。9月底,残疾证成功下发。南里社区民政专干与街道社民办依据新颁发的残疾证,第一时间为老人申请了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这笔雪中送炭的款项,从根本上解决了陈阿姨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爱心延伸,为老人清扫方寸“天地”
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但社区的关怀从未停歇。考虑到陈阿姨年迈体弱、多病缠身,其子也因胃病频繁发作,家中长期无人打扫,南里社区联合街道包片科室及燕山市场监管分局青年志愿者团队,再次走进老人家中开展暖心帮扶。
借助“清洁日”活动契机,东风街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社区主任、志愿者队伍,来到老人家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细致打扫,原本凌乱的居所变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为老人营造了更加健康、舒心的生活环境。

从经济援助到生活关怀,南里社区用一场贯穿始终的爱心接力,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服务精神。南里社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为民情怀,不仅为一位困境老人点亮了生活的希望,更温暖了整个社区的人心。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