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长阳镇长政西街、怡和南路、张家场路,平整沥青路舒展延伸,洁净步道与整齐行道树相映成趣,“彩虹”彩绘、蔷薇花架与清翠绿植错落成景。昔日令人却步的“问题街巷”历经蝶变,如今化身兼具颜值与温度的精品空间,既刷新城市风貌,更承载民生福祉,成为文明创建与宜居建设的生动缩影。

问诊民生痛点 “毛细血管”梗阻盼良方

背街小巷是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其通畅洁净直接关乎民生质感。长阳镇三条核心街巷地处镇中心,紧邻学校、商场与餐饮商铺,人流量大、功能集中,曾深陷多重环境顽疾:绿化带垃圾积存、植被缺株失管,行道树树池挤占人行步道致通行不便;路面破损塌陷、地砖松动易滑,既拉低环境品质,更暗藏出行安全隐患。

植被缺株死株、绿化占据人行道路

群众“急难愁盼”便是治理靶向。今年以来,长阳镇锚定文明创建目标,以“绣花功夫”深耕精细化治理,将18条背街小巷纳入提升清单,摒弃“一刀切”粗放模式,创新“一巷一策”定制方案,为每条街巷量身打造“美颜密码”,精准破解长期困扰居民的环境顽疾。

精准施策绘景 三巷三色解锁“焕新密码”

民生诉求是治理“第一信号”,“改到群众心坎里”是不变准则。长阳镇依托1721个单元网格治理体系,组织网格员与社区工作者多轮实地勘查,通过居民议事会、微信群征集等“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广纳民意,将居民期盼转化为改造蓝图,量身定制差异化主题方案。长政西街·彩虹小巷以多彩彩绘注入活力,让通勤路变身童趣创意风景线;怡和南路·蔷薇小径培育攀爬蔷薇,藤蔓缠绕、花香四溢,构筑浪漫休憩空间;张家场路·清翠路补植乡土绿植、优化绿化层次,打造清新生态步道,让居民推窗见绿、行路赏景。

内外兼修提质 面子里子双优暖民心

9月,改造工程进场,一场兼顾“颜值”与“实用”的治理行动全面铺开。施工团队先补基础设施短板,修补破损路面、更换松动人行道砖,将过大树池改造为透水铺装,既解决步道侵占问题,又提升雨水渗透能力,实现生态实用双赢;同步开展绿化焕新,清理绿化带垃圾,补植常绿植被与花卉,让荒芜绿地重焕生机。

改造始终聚焦便民需求,按需增设休闲座椅、便民标识,部分区域融入房山文化元素打造景观小品。“以前坑洼泥泞,现在平整洁净,饭后散步太舒心!”“推婴儿车不用绕道,接送孩子一路都是美景”,居民们的夸赞道出心声。如今,三条街巷既是便捷通道,更成为邻里闲谈、孩童嬉戏的“城市客厅”,文明气息悄然流淌。

长效护航保鲜 从“一时美”到“一直美”

街巷改造非“一阵风”,颜值“保鲜”需长效护航。为巩固改造成效,长阳镇联动市政、环卫、园林等部门,创新建立“网格巡查+专业管护+群众监督”三位一体机制,居民可通过“随手拍”、微信群爆料、意见箱等渠道反馈问题,依托镇城市大脑信息化平台,实现环境问题主动上报、快速办结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2025年累计处置街巷环境问题3.5万余件,办结率百分百,以高效治理守护街巷新貌。

下一步,长阳镇将深化“一巷一策”理念,把精细化治理延伸至更多背街小巷,推动“一时美”稳步变身“一直美”。持续优化街巷功能、提升环境品质,让每条街巷都充满生机与温情,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归属感,为文明创建注入持久民生力量。